成语“退()()()”「退藏于密」
成语“退藏于密”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tuì cáng yú mì成语简拼:TCYM
成语注音:ㄊㄨㄟˋ ㄘㄤˊ ㄩˊ ㄇ一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成语用法:退藏于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然皆听凭心灵指挥,有时退藏于密,方寸间现出四海垓。”
成语“退藏于密”的扩展资料
1. 退字开头的成语不进则退、
退避三舍、
进退维谷、
进退失据、
急流勇退、
知难而退、
进退两难、
功成身退、
以退为进、
打退堂鼓、
进退有度、
退思补过、
功遂身退、
旅进旅退、
退食自公、
寸进尺退、
进锐退速、
进退有节、
进退裕如、
鹏抟鹢退、
进退维艰、
不知进退、
逶迤退食、
进退唯谷、
进退存亡、
退藏于密、
进退无据、
退让贤路、
进道若退、
出处进退
出处进退、
进退惟谷、
进寸退尺、
有进无退、
难进易退、
进退失踞、
进退维亟、
进退惟咎、
进退狼狈、
进退可度、
进退可否、
进退首鼠、
进退无所、
进旅退旅、
进退失图、
进退无途、
进退路穷、
进退双难、
进退无依、
进退中绳、
进退两端、
进本退末、
进退消长、
进退中度、
脱袍退位、
进退履绳、
退如山移、
挥戈退日、
进荣退辱、
进退狐疑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进俯退俯、
进退失所、
进退触篱、
进退有常、
进退触籓、
进退跋疐、
进退消息、
进退无门、
进退触藩、
蚤朝晏退、
进贤退佞、
进退损益、
进退迍邅、
进贤退愚、
退食从容、
进善退恶、
进退无措、
进贤退奸、
进退应矩、
退有后言、
进退为难、
进退亡据、
进退无路、
退步抽身、
进退荣辱、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进退失措、
乐退安贫、
车无退表
不进则退、
退避三舍、
进退维谷、
进退失据、
急流勇退、
知难而退、
进退两难、
功成身退、
以退为进、
打退堂鼓、
进退有度、
一退六二五、
退思补过、
功遂身退、
旅进旅退、
退食自公、
寸进尺退、
进锐退速、
进退有节、
进退裕如、
鹏抟鹢退、
进退维艰、
不知进退、
逶迤退食、
进退唯谷、
进退存亡、
退藏于密、
进退无据、
退让贤路、
进道若退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秘补是不是这两个字
密保 密须 密塞 密栉
密洽 密运 密勿 密密
密图 密清 密裁 密义
密坐 密枢 密禀 密奏
密人 秘密 密旨 密植
密索 密款 密树 密装
密幄 密札 密秘 密办
迷密 密矢 密涂 浓密
窃密 亲密 勤密 契密
茸密 密闭 密印 密厘
密宗 密微 密戚 密然
密通 密山 密箐 密简
密和 密会 密谛 密彀
密椟 密电 密谏 密陈
密记 密合 绵密 密访
密赐 密迩 密靓 密都
密揭 密法 密靖 密近
密缝 密网 密切 密室
密略 密结 密藏 密接
密爱 密畤 密思 密实
密 密竹 密计 密机
密户 密行 密捕 密折
密院 密文 密簇 密谕
密茂 密斯 密熟 密附
密对 密耗 密竿 密意
密致 密翳 密偶 密筵
密席 蒙密 密件 密信
密衔 密遣 密发 神密
失密 密谟 密约 密语
密宴 密撰 密写 密布
缦密 李密 牢密 丽密
密集 密党 密诘 密画
奥密 审密 保密 斑密
拔密 閟密 闭密 濒密
遏密 敦密 繁密 峻密
谲密 绝密 绝密 精密
谨密 旌密 胶密 近密
加密 交密 华密 过密
诡密 固密 厚密 栉密
致密 忠密 详密 微密
细密 狎密 纤密 泄密
谐密 心密 要密 偃密
严密 一密 稳密 宥密
郁密 碎密 私密 堂密
邃密 石密 遒密 清密
蒲密 悄密 密周 秾密
拍密 密科 密游 密书
密如 密伺 妙密 密巧
密议 密指 密制 密杨
密侍 密赡 密诏 密探
密燕 密筱 密用 密荫
密雨 密博 密事 密拿
密虑 密契 密报 密石
密深 密云 密庸 密商
密荣 密心 密严 密排
密言 密阳 密友 密学
密唆 密令 密栗 密启
密修 密章 湛密 榛密
缜密 整密 仔密 周密
深密 重密 显密 绪密
窅密 幽密 藻密 隐密
友密 锐密 森密 三密
疏密 枢密 填密 完密
旺密 委密 稀密 圆密
渊密 四密 檀密 阏密
笃密 钉密 调密 低密
丛密 告密 高密 烦密
蹙密 凑密 纯密 促密
麤密 稠密 沈密 慎密
机密 几密 晦密 缄密
护密 寖密 解密 坚密
恭密 伽密 该密 层密
绸密 密径 密当 密稠
密教 密查 密谂 密命
密移 密亲 密司 密量
密欵 密固 靡密 密讳
密地 密姻 密赞 昧密
密举 密牒 密谈 密理
密筩 密使 密林 密付
密疏 密谋 内密 密静
密挤 密函 密进 密觇
密要 密促 密处 密笈
密告 茂密 密缄 密诀
明密 密尔 悗密 密房
密度 密察 密迹 密恩
密拆 密封 密祷 密达
密差 砻密 冥密 栗密
隆密 朗密 禁密 静密
紧密 密蒙 密码 密率
款密 靖密 满密 迈阿密
精密度 密陀僧 密层层 密札札
密鳞鳞 哈密瓜 波罗密 缩砂密
枢密院 密锵锵 密拶拶 密蔷薇
密枝节 密蓬蓬 机密房 秘密教
密码箱 密云龙 密微微 气密舱
枢密使 告密者 高密衮 高密侯
搭拉密 达拉密 密挤挤 密斯脱
密电码 密司忒 密葺葺 密茫茫
密丛丛 密度流 密位制 水密门
密匝匝 密麻麻 秘密藏 密封舱
密蹡蹡 密约偷期 密利迦罗 密锣紧鼓
密云不雨 密密匝匝 密苏里河 人烟稠密
柔情密意 秋荼密网 亲密无间 悄悄密密
虑周藻密 密密稠稠 密咏恬吟 密针细缕
密密麻麻 沈密寡言 兵上神密 保密通信
八音遏密 事以密成 商业秘密 过从甚密
国家秘密 遗传密码 淫朋密友 温情密意
细针密线 文深网密 中俄密约 彤云密布
退藏于密 枢密太尉 水密分舱 人口密度
密密实实 浓圈密点 密不可分 密密搓搓
密歇根湖 密勿之地 密密寂寂 密密层层
密不通风 深山密林 疏密有致 私情密语
丝丝密密 运输密度 细针密缕 幽期密约
遏密八音 词严义密 沉密寡言 实密似疏
百密一疏 机事不密 河同水密 高山密林
公规密谏 贯微动密 密意幽悰 密密疏疏
密密丛丛 密而不宣 密云水库 紧锣密鼓
劳动密集型 波斯细密画 密西西比河 密歇根大学
瓦尔密战役 托勒密王国 哈密顿问题 劳动密集工业
技术密集工业 知识密集工业 谋莫难于周密 密克罗尼西亚
宝葫芦的秘密 罗密欧与朱丽叶 密立根油滴实验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退字开头的成语
不进则退、
退避三舍、
进退维谷、
进退失据、
急流勇退、
知难而退、
进退两难、
功成身退、
以退为进、
打退堂鼓、
进退有度、
退思补过、
功遂身退、
旅进旅退、
退食自公、
寸进尺退、
进锐退速、
进退有节、
进退裕如、
鹏抟鹢退、
进退维艰、
不知进退、
逶迤退食、
进退唯谷、
进退存亡、
退藏于密、
进退无据、
退让贤路、
进道若退、
出处进退
出处进退、
进退惟谷、
进寸退尺、
有进无退、
难进易退、
进退失踞、
进退维亟、
进退惟咎、
进退狼狈、
进退可度、
进退可否、
进退首鼠、
进退无所、
进旅退旅、
进退失图、
进退无途、
进退路穷、
进退双难、
进退无依、
进退中绳、
进退两端、
进本退末、
进退消长、
进退中度、
脱袍退位、
进退履绳、
退如山移、
挥戈退日、
进荣退辱、
进退狐疑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进俯退俯、
进退失所、
进退触篱、
进退有常、
进退触籓、
进退跋疐、
进退消息、
进退无门、
进退触藩、
蚤朝晏退、
进贤退佞、
进退损益、
进退迍邅、
进贤退愚、
退食从容、
进善退恶、
进退无措、
进贤退奸、
进退应矩、
退有后言、
进退为难、
进退亡据、
进退无路、
退步抽身、
进退荣辱、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进退失措、
乐退安贫、
车无退表
不进则退、
退避三舍、
进退维谷、
进退失据、
急流勇退、
知难而退、
进退两难、
功成身退、
以退为进、
打退堂鼓、
进退有度、
一退六二五、
退思补过、
功遂身退、
旅进旅退、
退食自公、
寸进尺退、
进锐退速、
进退有节、
进退裕如、
鹏抟鹢退、
进退维艰、
不知进退、
逶迤退食、
进退唯谷、
进退存亡、
退藏于密、
进退无据、
退让贤路、
进道若退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带藏的四个字的成语
藏污纳垢、
绵里藏针、
包藏祸心、
笑里藏刀、
用舍行藏、
藏头露尾、
卧虎藏龙、
暗藏杀机、
多藏厚亡、
避迹藏时、
隐介藏形、
韫匵藏珠、
深藏若虚、
藏怒宿怨、
匿影藏形、
藏器待时、
神藏鬼伏、
韫椟藏珠、
苞藏祸心、
话里藏阄、
韫椟而藏、
遗形藏志、
深藏简出、
藏之名山、
藏修游息、
深藏远遁、
十珍藏、
良贾深藏、
秋收冬藏、
智藏瘝在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带密的成语
密字的成语
· 以密字开头的成语 · 以密字结尾的成语
八音遏密 紧锣密鼓
密云不雨 密不通风
密约偷期 密锣紧鼓
秋荼密网 亲密无间
人烟稠密 事以密成
彤云密布 细针密缕
沉密寡言 词严义密
遏密八音 公规密谏
过从甚密 河同水密
机事不密 虑周藻密
密密层层 柔情密意
深山密林 退藏于密
温情密意 文深网密
淫朋密友 幽期密约
百密一疏 百密一疏
密不可分 密密麻麻
私情密语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退的详细解释
退 tuì〈动〉
字面意思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2) 同本义
退,却也。——《说文》
宾三退负序。——《仪礼·聘礼》
主人少退。——《仪礼·乡射礼》
待坐则必先退席。——《礼记·玉藻》
不可以退而谓之退。——《孙子·谋政》
暑为之退。——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礼公(袁可立)一瓣香而退。——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攻一时敌退。——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乃纷退。
(3) 又如: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后退,回缩);退生(后退以求生);退厅(退堂。旧指官吏问案完毕,退出公堂);退藏于密(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退殿(君王视朝完毕而退出殿堂);退出战斗;退罢(退兵罢 战);退散(后退溃散;撤退疏散);退军(撤退军队)
(4) 退却;打退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
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明·宋濂《看松庵记》
(5) 又如:退敌(打退敌军);退败(退却失败);退远(斥退疏远);退阵(临阵脱逃);退送(把作祟的鬼神驱退送走);退负(败退);退鬼(驱鬼);退舍(退却;退避)
引申义
(6) 引申为减退;下降
以图国用,而进退之。——《周礼·小司寇》。注:“犹损益也。”
退食自公。——《诗·召风·羔羊》
(7) 又如:退财白虎(使人家消耗钱财,由富变穷的凶神);退色;退烧;退潮;退率(几个相关数递减的比率);退责(减免债务);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退味(兴致减退)
(8) 退还 如:退钱;退款;退婚;退斋(退归斋戒);退税(退还多征的税款);退过(收回);退账(还账;抵债);退卒(退伍的兵士)
(9) 辞去官职;退隐
夫子践位而退。——《国语·楚语》
退亦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公(袁可立)护名节,胜于功名。善刀而藏,见机勇退。――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明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制》:“退不忘君,有楚尹毁家之志。”
(10) 又如:退听谢事(放弃力,摆脱事务);退休(辞官家居);退老(退休养老);退征(辞退官职);退食(臣子退朝后在家就食休息);退黜(废免;罢退;退落);退隐(辞官隐居;后退隐没);退废(黜退不用);退闲(退职闲居)
(11) 离去,退出
朝廷曰退,燕游曰归。——《礼记·少仪》
(12) 又如:退值(下班);退伍(军人服兵役年期届满退出队伍);退席(离开座位);退朝(古代帝王或诸侯每天早上在朝廷会见大臣商讨大事,退朝就是散会后退出朝廷);退院(僧人脱离寺院);退迹(退归;退居);退相(退居的宰相)
(13) 谦让
毅撝退辞谢。——唐·李朝威《柳毅传》
(14) 又如:退让(谦逊;礼让);退听(退让顺从);退静(退让静默。不谋进用);退逊(退让;谦逊);退损(退让谦抑);退淡(退素。谦退淡泊);退恕(退让;退避)
(15) 懦弱,畏缩 [fear;shrink]。如:退懦(畏缩懦弱);退挠(退缩;退败);退惰(退缩怠惰);退屈(退缩屈服);退怯(畏缩,不敢向前)
(16) 除下,脱落 如:退磨(擦洗);退笔(指掉了毛的秃笔);退犀(自动退脱的犀牛角);退萎(衰退萎靡)
(17) 改悔
虽欲有退,众将责焉。——《国语·晋语二》
(18) 脱去
解下腰上的宽皮带,退下鞋子,盘腿坐在炕桌前边。——于敏《头一天》
(19) 返回,归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退而思其言。——明·刘基《卖柑者言》
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明·宋濂《看松庵记》
敬亭退而凝神。——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退tuì〈名〉
天文学上称天体自东向西运行为“退”
交道每月退一度余,凡二百四十九交而一期。——宋·沈括《梦溪笔谈》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含 退藏 的成语?
退藏于密 【拼音】: tuì cáng yú mì【解释】: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拼音代码】: tcym【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退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退避三舍、退徙三舍、退步抽身、退避贤路、退归林下、退食从容、退有后言、退如山移、退藏于密、退食自公、退思补过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求人教版文言文译文
girl、来顶了你。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2、孟子见梁惠王(原文加翻译)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⑴:‘经始灵台⑵,经之营之。庶民攻⑶之,不日⑷成之。经史勿亟⑸,庶民子来⑹。王在灵囿⑺,幽鹿攸伏⑻。幽鹿濯濯⑼,白鸟鹤鹤⑽。王在灵沼⑾,於轫⑿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⒀曰:‘时日害丧⒁?予及女⒂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⑴《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文中引的是前两章。 ⑵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⑶攻:建造。 ⑷不日:不几天。 ⑸亟:急 ⑹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 ⑺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⑻幽鹿:母鹿;攸:同“所”。 ⑼濯(zhuo)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 ⑽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⑾灵沼:池名。 ⑿於(wu):赞叹词;轫(ren),满。⒀《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是的誓师词。 ⒁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⒂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①河内:指黄河以北的今河南省沁阳、济源、博爱一带,当时是魏国的领土。②河东:指黄河以东的今山西省西南部,当时是魏国的领土。③兵:兵器。④数罟(Shuò gǔ):密网。洿(wū)池:大池。⑤庠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⑥莩(piǎo):饿死的人。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要指望魏国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现在,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人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不是我杀的人,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两样呢。大王请您不要怪罪于年成不好,(只要推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论语
《论语十则》原文解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中庸》
中庸》全文和译文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
6.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白话解:子路问孔子怎样叫做『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所谓的『强』呢?用宽宏柔和的道理教化人,能忍受无理的欺侮而不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安然处之。至于披铠甲,卧枕刀枪,死也不后悔,这是北方人之强。好勇斗狠的人安于此道。因此君子与人和平相处,而不随流俗移转,这是真正的强啊!
7.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白话解:孔子说:「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
※(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之中。)
8.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白话解:说话时要顾虑到能不能做到,做事时也要顾虑到与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一致,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做到言行合一呢?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白话解: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55555555555露露。我不知道对不对。应为高中的课程对未来说。就像去偷太阳。难啊。。。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翻然悔悟苦海无边弃旧图新改恶从善浪子回头洗心革面负荆请罪开诚相见蚁穴溃堤防微杜渐的意思各是什么
改恶从善:改掉恶行,一心向善
浪子回头: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
开诚相见: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蚁穴溃堤: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弃旧图新: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苦海无边:原为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翻然悔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防微杜渐: 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卷之则退藏于密;放之则弥六合〞 这句是什么思
tuì cáng yú mì成语释义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成语例句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然皆听凭心灵指挥,有时退藏于密,方寸间现出四海垓。”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2. 表示隐退的词语
朝令夜遁
出处进退
出处语默
飞遁离俗
飞遁鸣高
功成身退
文行出处
勇退急流
用舍行藏
韫匵而藏
韫玉待价
功遂身退
退避贤路
退让贤路
角巾东路
啸傲林泉
进退出处
身退功成
退藏于密
避让贤路
肥遁鸣高
肥遯鸣高
流行坎止
行藏用舍
菟裘归计
望帝啼鹃
三年不蜚
闲鸥野鹭
张良慕赤松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