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的成语「忍饥受渴」

2023年05月28日成语大全124

成语“忍饥受渴”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rěn jī shòu kě
成语简拼:RJSK
成语注音:ㄖㄣˇ ㄐ一 ㄕㄡˋ ㄎㄜ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忍饥受渴”的扩展资料

1. 形容腹饿口渴得不能忍受的词语是什么?
这个词语是:忍饥受渴。出处:《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忍心饥受渴终难过,须投分义旧情亲。近义词:如饥似渴、饥渴交攻。gyjslw.com
2. 宋仁宗忍饥挨渴所为何事?
北宋年间,仁宗皇帝有一天起床后对侍卫说:“昨天晚上失眠,肚子太饿,很想吃烧羊肉。”侍卫就问了:“陛下怎么不下旨给御膳房给您烧羊肉呢?”宋仁宗说:“我担心这次开了先例,以后就会成为宫廷定制。御膳房就会经常杀羊,每晚准备好烧羊肉,这样就无辜害了很多羊的性命。”宋仁宗话音刚落,左右人等皆呼万岁。还有一次,宋仁宗在春意盎然的宫苑内散步,屡屡回头看,随从觉得很莫名。等宋仁宗回宫,对嫔妃说:“我太渴了,快倒些热水给我喝。”嫔妃一边倒水,一边问道:“陛下怎么不在外面要水喝,而是忍到回宫再喝?”宋仁宗回答:“我屡屡回头看,没有看到镣子(宋代门负责茶水的随从),要是我询问,就会有人因此而获罪受罚。我还是回到宫中再喝好了。”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因其宅心仁厚、宽宏大量而出彩,在他治下的宋朝国富民强,文化蓬勃发展,史称‘仁宗盛治’。作为一代守成之君,宋仁宗是比较成功的。声明:文字归虎贲资产所有,谢绝转载,侵必究。gyjslw.com
3. 饥饿的饥可以组什么成语
饥饿的饥可以组什么成语 :
饥寒交迫、
如饥似渴、
饥肠辘辘、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饱汉不知饿汉饥、
饥不择食、
画饼充饥、
忍饥受冻、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饥餐渴饮、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啼饥号寒、
半饥半饱、
饥不暇食、
忍饥挨饿、
忍饥受饿、
己饥己溺、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饥附饱飏、
饥馑荐臻、
饥火烧肠、
面有饥色、
忍饥受渴、
饥渴交攻、
一饥两饱、
饥驱叩门gyjslw.com
4. 为什么骆驼能忍饥耐渴?
骆驼体格较大,足底厚,它还能预感风的强弱变化,知道地下水源的位置。骆驼的眼睫毛很长,它的作用是挡住风沙进入眼险。即使沙子钻进眼睛,只需几滴眼泪,就能把它冲洗出来。因此,即便是沙尘暴天气,骆驼也能分辨方向,不迷失道路。骆驼是所有动物中最能忍耐饥渴的动物,有30天不喝水的记录。一旦喝起水来,一次能喝三十多公斤。骆驼的以上优点让它成为最适合在沙漠上行走动物。
经解剖证实,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经测定,1g脂肪氧化后产生1.1g的代谢水,一个45kg的驼峰就相当于50kg的代谢水。但事实上脂肪的代谢不能缺少氧气的参与,而在摄入氧气的呼吸过程中,从肺部失水与脂肪代谢水不相上下。这一事实说明,骆峰根本就起不到固态水贮存器的作用,而只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贮存库,它为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提供了能量消耗的物质保障。
骆驼的瘤胃被肌肉块分割成若干个盲囊即所谓的“水囊”。有人认为骆驼一次性饮水后胃中贮存了许多水才不会感到口渴。而实际上那些水囊,只能保存5~6L水,而且其中混杂着发酵饲料,呈一种粘稠的绿色汁液。这些绿汁中含盐分的浓度和血液大致相同,骆驼很难利用其胃里的水。而且水囊并不能有效地与瘤胃中的其他部分分开,也因为太小不能构成确有实效的贮水器。从解剖观察,除了驼峰和胃以外,再没有可供贮水的门器官。因此可断定,骆驼没有贮水器。
2、失水条件下骆驼生命活动的水分来源
施密特-尼尔逊(K.Schmidt—Nielsen)的研究结果表明,骆驼在得到水的时候并不过量饮水,或者说,它们饮进的水只是用于满足和缓解当时的脱水,把体液恢复到正常的容量水平。由此看来,骆驼在不进水的条件下,维持生命活动所需水分是来自于体液的减少。正常体液的容量减去最大限度脱水时的体液容量,就是骆驼的体液系统所能提供的水分最大量。骆驼在夏季沙漠中可以忍受体重损失25%~30%的脱水,对一个体重为500kg的骆驼来说,就意味着125~150kg的水分损失,反过来讲,也就是一个500kg骆驼有125~150kg的水分“贮备”。这显然要比人们想象中的驼峰和水囊的贮水功能要大的多,具有真正“贮水器”的应该是骆驼的体液系统,而不是骆峰或水囊。
与骆驼的高度耐脱水相适应,在骆驼的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的高浓缩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在骆驼极度失水的情况下,这种血浆蛋白仍能维持血液中的水分,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保证体核向体表的热扩散,增加了高温脱水状态下的存活力。
3、解决水矛盾的结构和生理机制
得水与失水是生物水分代谢的两个方面,在极端缺水的沙漠中,水是生物生存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因此,对于生活在沙漠中生物而言,保障得水和减少水分损失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骆驼已经逐步形成了与减少失水相适应的从结构到生理上的一整套适应机制。
3.1 精巧的体温调节方式
骆驼体温范围很广,适应于昼夜温差大的沙漠环境和减少水分损失的需要。在白天,骆驼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高可达到41℃,到夜间又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下降,最低可达到34℃,体温波动范围为7℃,而且这种体温的波动越是在脱水的条件下越明显。但它并不能表明骆驼恒温机制的原始性,而是建立在恒温基础上的更为精巧的体温调节方式。
高温环境中,提高体温可缩小动物体与环境间的温差幅度,减少外界热量的流入。同时骆驼体温的升高也起到了贮存热量的作用,而这部分贮存的热量又可以在夜间通过传导、幅射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以代替蒸发,其结果是减少了维持体温恒定可能导致的蒸发失水。一只500kg的骆驼比热为3.35KJ/kg·k,体温升高7℃就相当于贮存了1.26×107J的热量,如果是通过水分蒸发散失这部分热量就要损失5L水。
3.2 有效的隔热屏障
骆驼长而蓬松的驼毛,在其体表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隔热屏障,驼毛间不流动的空气层影响传导和对流,降低了低温条件下体热的散失和高温条件下外热的流入。有实验表明,一只毛厚不到1cm的骆驼每天每100kg体重平均失水3L,而毛长3~14cm的骆驼,每天每100kg体重失水只有2L。驼毛的有效隔热,间接减少了水分蒸发。
除此以外,骆驼的鼻粘膜面积大,增加了呼出气体中水分的再吸收,减少了呼吸失水;浓缩的尿液减少了排泄废物中水分的消耗;干燥的粪便也为减少水分起了一定的作用。
骆驼在长期进化中,适应了沙漠这一极端缺水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适应性特征,既保证了体内“贮存”大量的水,又保证了体内水分不致于过度散失,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水”这一沙漠动物生存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同时骆驼也作为适应高温缺水环境的典型动物为人们所研究和探讨。gyjslw.com
5. 忍饥耐渴是成语吗
你好;不是: 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gyjslw.com
6. 忍 的四字词语
忍 的四字词语 :忍俊不禁、
忍气吞声、
忍无可忍、
忍辱偷生、
忍辱负重、
忍泪含悲、
忍饥受冻、
不忍卒读、
安忍无亲、
耳不忍闻、
惨不忍言、
忍饥挨饿、
安忍阻兵、
忍饥受饿、
痛不可忍、
百忍成金、
忍辱含羞、
隐忍不发、
爱不忍释、
忍辱求全、
于心何忍、
含垢忍耻、
残忍不仁、
吞声忍泣、
忍饥受渴、
负诟忍尤、
吞声忍泪、
痛不堪忍、
包羞忍耻、
相忍为国gyjslw.com
7. 带饥字成语大全
忍饥受冻、
饥寒交凑、
饥冻交切、
饥不遑食、
如渴如饥、
饥餐渴饮、
如饥似渴、
啼饥号寒、
忍饥受饿、
食不充饥、
饥不暇食、
饥肠辘辘、
忍饥挨饿、
如饥如渴、
乐道忘饥、
饥飡渴饮、
三饥两饱、
忍饥受渴、
半饥半饱、
饥不择食、
一饥两饱、
饥馑荐臻、
饥駈叩门、
饿虎饥鹰、
饥鹰饿虎、
饥驱叩门、
饥火烧肠、
饥渴交攻、
面有饥色、
凶年饥岁gyjslw.com
8. 关于忍的四字词语
爱不忍释 对所喜欢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安忍无亲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包羞忍耻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不忍卒读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gyjslw.com
9. 饥组词形近字和拼音?
饥组词形近字和拼音?jī饥,组词:饥饿,饥荒,饥荒,饥渴,形近字有:叽,机,肌。gyjslw.com
10. 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自作自受‘受宠若惊
担惊受恐
挨冻受饥
含冤受屈
担惊受怕
背腹受敌
代人受过
私相授受
传道受业
谢谢!!!gyjslw.com
11. 什么饥什么渴词语
如饥如渴_成语解释【拼音】:rú jī rú kě【释义】: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戏。实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鄙处,为山寨之主,早晚共听严命。’”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7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