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后拥()()”「后拥前驱」

2023年05月29日成语大全123

成语“后拥前驱”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hòu yōng qián qū
成语简拼:HYQQ
成语注音:ㄏㄡˋ ㄩㄥ ㄑ一ㄢˊ ㄑㄨ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后拥前呼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回求仆马》:“后拥前驱,教一时光彩生门户。” gyjslw.com
成语解释:拥:保护。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形容权贵们的气势
成语用法:后拥前驱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权贵等。
英文翻译:with a guard in front and rear <with a long train of equipage>

成语“后拥前驱”的扩展资料

1. 前驱和后驱变速器的不同之处
  这就先从驱动形式先说吧!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我们知道,一般的轿车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根据发动机在车辆上的位置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从而使得汽车拥有了多种多样的驱动形式。
  汽车的驱动形式一般有下面几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四轮驱动,其中目前民用轿车常用的是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形式,最近四轮驱动形式也开始在轿车中出现,我们下面就简单介绍前两种驱动形式的特点。
  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前置后驱的优点:前后轮各司其职,转向和驱动分开,因此高速稳定性好,车辆爬坡能力强,负荷分布较均匀。
  前置后驱的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由于传动轴的存在,使车内地板中间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置,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多了传动轴环节也增加了动力损耗。
  由于前置后驱固有的缺点,目前在多数中、小型轿车中已不采用这种驱动形式,但目前多数高级豪华轿车,为追求行驶性能,依然采用这种驱动形式,如宝马全系列轿车。
  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前驱的优点:操作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车内空间大、易布置;车架不必为后驱动桥腾出空间,可以降低车身高度;省去了长长的传动轴,减轻了整车重量,缩短了动力传递距离,减少功率传递损耗。
  前置前驱的缺点:由于前桥同时承担转向和驱动的工作,高速稳定性较差;上坡时驱动轮易打滑,高速下坡时易翻车。gyjslw.com
2. 二叉线索树中每个结点都有指向前驱和后继的指针对吗
二叉线索树中除了的第一个线索结点只有一个后继结点,最后一个线索结点只有前驱结点外,其他均有前驱和后继结点.这个是结构上的说法.但是事实上,在实际使用中,所有结点都拥有前驱和后继结点指针,只不过线索化过程中,把第一个线索结点的前驱结点置空,把最后一个线索结点的后继结点置空.而线索化的过程是一次遍历二叉树的过程,什么方法都行,所以第一个gyjslw.com
3. 汽车前置前驱,前置后驱,后置前驱和后置后驱的优缺点
一、前置前驱:
1、优点:省略传动轴装置,减轻了车重,结构比较紧凑;发动机靠近驱动轮,动力传递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
2、缺点:启动、加速或爬坡时,前轮负荷减少,导致牵引力下降;前轮驱动并转向需要等速万向节,其机构和制造工艺较为复杂。
二、前置后驱:
1、优点: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转向轮是从动轮,转向机构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2、缺点:由于采用传动轴装置,不仅增加车重,还影响乘坐的舒适性;同时降低动力传动系的传动效率,影响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三、后置前驱:
1、优点:早期一些人认为通过较好的设计,可以使后置前驱车具有较好的碰撞性能。
2、缺点:因其导致车辆的重心过于靠后,而用作驱动的前轮承载较低,故此很不利于加速,此外爬坡也较为吃亏。
四、后置后驱:
1、优点:由于横摆力矩小,车辆操纵非常灵活;由于前轮负荷小,所以转向轻便。
2、缺点:侧风敏感性大;由于管路短,排气装置设计难度大。
扩展资料: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这是方程式赛车和大多数跑车采用的布置形式。将功率和尺寸很大的发动机布置在驾驶员座椅和后轴之间,有利于获得最佳的轴荷分配,以此提高汽车的性能。少数大、中型客车也采用这种布置形式,把卧式发动机安装在地板下面。
除生产成本低外,前置前驱从力学角度来看,在平地上或下坡时驱动轴轴荷大,驱动轮抓地力更强,有助于发动机动力的有效输出。诚然,前置前驱会导致轴荷分配不能达到50:50的理想轴荷分配,头重脚轻,爬陡坡时前轮容易打滑,但应付公路等路况不那么恶劣的路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足以满足日常需求。gyjslw.com
4. 前置前驱,后置后驱,前置后驱三者有什么本质上的...
前驱与后驱的区别前驱=拉车,前驱车的发动机普遍横置于前轮位置,采用的是前轮驱动的设计。后驱=推车,后驱车发动机置于前部,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输至后轮,采用的是后轮驱动的设计。前驱车优缺点,现在市场上80%的车型采用前驱驱动,排除一些高级跑车和以运动口碑著称的车型。
空间布局良好,由于发动机发动机前置,相比后驱省了传动轴,不仅生产成本较低,在相同轴距下,前驱车比后驱车拥有更良好的空间布局,在车内乘坐会有较强的舒适感受。
安全性能高同时,发动机在前,汽车重心位于汽车前轮部分,在一些特殊天气如雨天,冰雪等,在湿滑的路面上车身姿态仍然能保持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前驱车驾驶安全性能比后驱车好。缺点推头现象由于发动机和驱动系统集中在前部,导致车身前后重量的比例相差较大,车尾偏轻,在转弯过程中抓地力不足容易出现推头现象,操控感较欠缺。
优点敏捷稳定汽车前置后驱,这是很多豪华车和一些面包车追求驾驶感的驱动方式,后轮驱动使得汽车转向时操作反应的敏捷和稳定。抓地力强
同时车身车重分配比例均匀,在启动和加速时,重心会后移,汽车后轮的抓地力更强。驾驶乐趣后驱设计充分满足老司机的驾驶乐趣,可以做出漂移动作。空间小、成本高后驱车后排的部件较多,占用了乘坐空间,影响后排乘客坐车感受。且相比较前驱,后驱多了传动轴导致后驱的制造成本高。
重心前移后驱车在驾驶过程中急刹车时,由于汽车重心前移,后轮抓地力不足的话容易发生甩尾事故。
油耗高汽车动力从前轮经传动轴传输至后轮会损失一部分的动力,导致造成燃油消耗更高一些,所以油耗比前驱车要大。总结:一般日常出行代步的家庭车,商务车都采用前驱设计。而后驱则是一些像宝马、奔驰等追求驾驶感的豪车所采用的,所以后驱车基本上要比前驱贵一些gyjslw.com
5. 前驱和后驱那个比较安全?
前驱车特点: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然后通过左右两根传动轴直接把动力输出到前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动力损失,并有助降低油耗。 发动机、传动部分全部集中在车身前部,能节约维护成本。前驱车由于没有连接到后轮的传动轴和其他驱动部分,所以能腾出宝贵的车厢空间,例如本田CIVIC后座中间就是完全平整的地台,不需要叉开双脚就可以坐在中间位置,提高乘坐的舒适性(试想一下一个穿着短裙的漂亮白领叉开双脚坐在后座中间是一件多么不雅的事情)。 缺点:由于全车主要重量集中在车身前面,所以高速转向时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就是在高速过弯时车头不能指向弯内,而是直指弯外,是多么恐怖的场面!这是前驱车比后驱车不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另外,前驱车在高速起步时,车头会不受控制的上抬,减低前轮(驱动)轮的抓地力,削弱加速性能,大马力、大排量车型由于扭矩大,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所以以前大部分大排量车型都喜欢使用后驱形式。 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前驱车的以上弱点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奥迪、卡迪拉克等高级车型都是前驱车的代表。 前驱车是拉着车跑,后驱车是推着车跑,这是前驱和后驱的最大分别。但后驱车还有几种前驱车绝对不会存在的发动机布置形式:如发动机前置、中置和后置,对应车型如宝马、法拉利/丰田MR2和保时捷。 前置后驱(FR):宝马是前置后驱的忠实拥护者(奔驰曾经也是,但A-class已经是前驱车了),FR能让汽车在过弯、制动、加速时保持最平稳的车身动态,同时因为车尾也有重量,转向动作不容易激化,驾驶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中置后驱(MR):法拉利、莲花、雷诺clio sport、丰田MR2(应该是最便宜的MR车了)都是MR布局的车型。发动机紧挨驾驶者背后、后轮之前,重量集中在车身中间,是最佳重心布局,但缺点是无法布置第二排座椅,而且发动机噪音就在耳朵后面,这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音乐”。 后置后驱(RR):保时捷911就是RR的最有代表性的车型(当然还有以前的甲壳虫)。发动机、变速箱、传动部分全部集中在车身后部,能让转向反应更为敏捷,但对于保时捷911这些大马力跑车来说,在过弯时大脚踩油门,发动机输出的强大动力随时会突破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导致车尾大幅度向外横摆,把驾驶者吓出一身冷汗!前驱车失控撞的是车头,RR车失控撞的是车尾,对于车主来说应该都同样不好受吧。 看过动画“头文字Dgyjslw.com
6. 后驱和前驱后什么本质的区别?
  世界上的豪华车几乎都是后轮驱动,中级和微型车基本都是前驱的。前驱车俯着力好,起速快,行车比较稳,利于在城市里行驶.后轮驱动起速慢,舵轮轻,利于跑长途。
  前驱车造价便宜,省油,经济实用;但容易产生转向不足,使驾驶员总要弯内推头,说白了,前驱车重量分配基本上都在前面.过弯时候明显头重脚轻,不适合做激烈的操控动作,但日常行驶是没问题的.
  后驱车的造价稍贵一点,但操控灵活,扭力大,但有着转向过度的特性.严重的时候甚至要反轮修正整车姿态,否则就会失控.后驱车由于驱动方式和造价综合考虑,一般只用在SUV,跑车,高级轿车上.其前后重量分配较前驱车要合理的多.
  国内产的 锐志、皇冠就采用后轮驱动。
  =====================================
  下面还有篇文章,较长,喜欢的话也可以看看!
  轿车究竟是前轮驱动好还是后轮驱动好?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过去,在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后轮驱动(RWD)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前轮驱动(FWD)的汽车就慢慢开始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尽管现在大多数的轿车都是前轮驱动的,但是后轮驱动的轿车也又开始被许多汽车厂家所采用。例如,尼桑将它的无限(Infiniti)G35型轿车又改回了后轮驱动,卡迪拉克在它的最新的CTS型轿车中也采用了后轮驱动。所以,到底这两种驱动系统各自具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前轮驱动系统,这也是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首先它可以降低轿车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现今许多汽车制造厂商都采用这种驱动系统的原因。前轮驱动(FWD)在制造和安装方面都比后轮驱动(RWD)便宜很多。它没有通过驾驶舱下面的驱动轴,也不用制造后桥壳,变速器和差速器被装配在一个壳体中,这样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这种前轮驱动系统还可以让设计者更方便的在汽车底部安装其他部件,比如制动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排气系统。
  减轻整车的重量是前轮驱动的另一个优点。减轻车重可以提高加速性,制动性和燃油经济性。由于前轮驱动的汽车的驱动轮承受着发动机和驱动桥的重量,可以增加驱动轮的附着力,这对于在湿滑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前轮驱动的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可以拥有大的室内空间,驾驶室内不会因为有驱动轴通过而有一个大的凸起。看看本田思域(Civic),你就会发现这种小车也可以拥有许多轿车无法比拟的后座空间,原因就是有了一个平整的底板,同时,没有了后差速器,行李箱的空间也会得到增大。
  前轮驱动的主要缺点就是使得汽车的操纵性变差。因为大多数的质量都集中在汽车的前部,汽车的后部将会变得轻一些,这样后轮的的附着力就会变小,在有冰覆盖的路面上行驶车尾就很容易发生侧滑。但是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解决,设计者在设计时会尽可能的将重量设置在汽车的后部,理想的质量分配是前后轮所承受的的质量之比为50:50,但是前轮驱动汽车很少有达到或接近这个比值的。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前轮所承受的负荷。前轮必须传递加速,转向和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轮胎的力。而轮胎拥有的附着力是有限的,当附着力一部分用来加速时,就必定会减少对其它部分的作用力。而后轮承受的这种作用力却很少,它只需要跟着前轮滚动就可以了。
  所有前轮驱动系统的缺点都是后轮驱动系统的优点。随着一部分的机械部件从汽车前部移到后部,汽车的平衡性和操作性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后轮驱动的汽车加速时,牵引力将不会由前轮发出,所以在加速转弯时,司机就会感到有更大的横向握持力,操作性能变好。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高速跑车和高性能轿车都是采用后轮驱动的原因了。
  维修费用低也是后轮驱动的一个优点,尽管由于构造和车型的不同,这种费用将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如果你的变速器出了故障,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就不需要对差速器进行维修,但是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来说也许就有这个必要了,因为这两个部件是做在一起的。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前轮驱动汽车的可靠性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维修费用的高也许已经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了。
  后轮驱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相对高的装配和制造成本,更多的故障,相对狭小的室内空间等等。现在,更多的汽车都是使用的独立后悬挂系统,这样设计师在设计时就可以将车体与差速器和传动轴靠的更近,从而可以增大室内空间。
  牵引力小一直以来都是后轮驱动汽车的一个问题所在,因为后轮所承受的负荷比较少,但是现在的电子设备使得这个有了改变。牵引力控制力系统和车身稳定电子系统可以让后轮驱动的汽车在湿滑的路面上达到和前轮驱动汽车一样的性能。改进的轮胎设计技术也可以改善后轮驱动汽车的这个缺陷。
  尽管后驱车减少了室内成员空间并增加了机械方面的复杂性,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仍然是比较喜欢后驱车。我想我可能只是喜欢汽车在转弯时的那种驾驶的感觉,但是我认识的其他的司机同志好像并不是很赞同我的说法。
  所以到底是那一种驱动方式好那?全轮驱动怎么样!?保时捷在卡雷拉(Carrera)上用的是全轮驱动,以此来提高它的整体性能,富士(Subaru)车队也已经靠全轮驱动的汽车赢得了几项世界拉力赛的冠军了。究竟那一种驱动系统好,这种争论仍在继续,只要两种系统都有人使用,我想这种争论也许就将一直持续下去。gyjslw.com
7. 轿车前驱还是后驱好?
前驱车的缺点缺点的话则是由于发动机和驱动系统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车辆前部,车辆后部配重较轻,后轮很容易失去抓地力,操控性较差。此外,前驱车还先天具有转向不足的问题;还有就是前桥既是转向桥,又是驱动桥,结构及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保养困难。后驱车的缺点但后驱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发动机动力从传动轴到后桥驱动后轮转动,作用距离比较长,势必会损耗部分动力,而且由于传动轴、后桥等动力总成会占据较多的车内空间,会造成车内中间地板凸起等问题。gyjslw.com
8. 前驱和后驱该如何选择,沃尔沃S60对比奔驰C260L
现如今,豪华中型轿车市场一直是BBA的天下,而二线豪华品牌中少有能与之抗衡的对手,不过近两年二线豪华品牌车型的产品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也让不少人开始去选择凯迪拉克和沃尔沃这样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全新换代的S60就是其中之一。
沃尔沃一直都是以品味、安全于一身的品牌,所以这次拿来做对比的分别是指导价为37.99万的2020款沃尔沃S60 T5智雅运动和指导价为34.68万的2020款奔驰C级C260L运动。之所以选这俩款车,首先是因为实际优惠完价格是差不多的,沃尔沃在优惠3万后的价格为34.99万,其次是这两款车都是运动,因此也符合年轻的口味。
 
外观对比:
在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出这两款车家族式风格的设计特点,沃尔沃S60彰显的是年轻运动,而奔驰C260L留下的则是沉稳优雅。
中网的设计上,沃尔沃S60采用横向点状式装饰设计,在增添年轻化的同时也有着很强的辨识度,而奔驰C260L采用的是家族式闪钻装饰设计。
在前灯组上,沃尔沃S60搭配的是最具家族标志性的“雷神之锤”LED大灯,看上去犀利。而奔驰C260L采用几何多光束LED大灯,彰显着豪华气息。
从车身侧面看过去,沃尔沃S60简洁的设计、前低后高的腰线和溜背式造型,让整车看上去有一种更运动化。奔驰C260L看上去也是很犀利也更加沉稳。然而在尺寸上,沃尔沃S60拥有较短的轴距和长度,但在宽度上就要比奔驰C260L要宽出40mm。
轮胎方面上,沃尔沃S60采用的是倍耐力轮胎,轮胎尺寸为235/45/R18,配合上双五辐式轮毂在视觉上有很大的冲击感。奔驰C260L同样采用的是倍耐力轮胎,轮胎尺寸为225/50/R17,造型上更偏向于沉稳。
沃尔沃S60的尾部依旧采用北欧风格的设计,“小鸭尾”的设计也是简洁明朗。奔驰C260L的尾部在圆润中带着豪华的视觉感。
尾灯造型上,沃尔沃S60的”C”字形尾灯要更犀利、运动,而奔驰C260L那极为圆润的尾灯,看上去更为朴实。
内饰对比:
 
沃尔沃S60的内饰相比于老款来讲有了很大变化,无论是从设计理念、使用材质、做工手法还是配置上都做出了调整。奔驰C260L还是延续着奔驰家族化的设计理念,整体科技感十足。
在方向盘上,沃尔沃S60和奔驰C260L都采用了皮质包裹、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从设计上来看,沃尔沃S60看上去偏向运动化,而奔驰偏向于豪华。
沃尔沃S60采用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屏幕所显示的信息也很丰富。奔驰C260L采用的是双炮筒式液晶仪表,同样也能显示丰富的车辆信息。
中控屏方面上,沃尔沃S60有着9英寸触控屏,但这也使得会在上面留有很多的指纹。而奔驰C260L配备的是10.25英寸的屏幕,但不支持触控功能。
沃尔沃S60和奔驰C260L的天窗采用的是两种不通的风格,沃尔沃S60是可开启式全景天窗,而奔驰C260L是分段式电动天窗。在美丽的夜晚下,沃尔沃S60和奔驰C260L都能让你透过天窗来欣赏夜空中的星星。
空间对比:
 
沃尔沃S60在座椅方面采用了皮革和环保opengrid面料所结合的设计,并配备电动腿托。奔驰C260L在座椅方面同样带有电动腿托和运动包裹。
在后排座椅上,沃尔沃S60的后排靠背的支撑相对好一些,头枕面积也很大。奔驰C260L后排坐垫更厚,但头枕面积相对小一些。虽然沃尔沃比较短,但是沃尔沃是前驱,拥有更大的后排空间。
两者的后备箱空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对于日常使用来讲完全足够,并且奔驰C260L的后备箱开口并不大,而沃尔沃S60的开口则相对要大一些。
配置对比:
 
从配置上来看,沃尔沃S60要比奔驰C260L要更加的丰富一些,而奔驰C260L在选装的配置上要更丰富些。
动力对比:
 
沃尔沃S60搭载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250匹,最大扭矩为350牛·米,与之搭配的是一台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驱动方式上采用的是前置前驱的传动设计。
奔驰C260L搭载的是一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84匹,最大扭矩为280牛·米,与之搭配的是一台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驱动方式为前置后驱,并采用汽油加48V轻混系统的燃料形式,从而减低油耗。怀挡的档把设计更是给人一种经典的回味。
在悬架形式上,沃尔沃S60采用的是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设计。奔驰C260L采用前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设计。
十三先生总结:
沃尔沃和国内的豪华品牌三强“BBA”相比,沃尔沃对安全的重视一直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点,同样的价格沃尔沃可以让你拥有更强的动力和丰富的主动安全配置,而由于沃尔沃采用的是前置前驱的布局,所以沃尔沃在空间上也更好。但奔驰在品牌力上要高于沃尔沃,并且在后期保值率上也更好,这一点是奔驰一贯的优势。我个人更偏向于沃尔沃,在其换代之后,拥有了更强大的产品力,性价比也更好一些,如果是你,你会在这两者之间如何去选择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gyjslw.com
9. 带拥和而的成语
蜂拥而至、
左拥右抱、
纷纷拥拥、
拥篲救火、
持衡拥璇、
拥兵自固、
拥书百城、
蜂拥蚁聚、
后拥前驱、
徒拥其名、
拥彗扫门、
拥雾翻波、
窃势拥、
前遮后拥、
前呼后拥、
拥政爱民、
拥书南面、
坐拥百城gyjslw.com
10. 后的开头成语有哪些
后的开头成语 :
后继有人、
后患无穷、
后发制人、
后会有期、
后起之秀、
后继无人、
后生可畏、
后顾之忧、
后来居上、
后顾之虞、
后浪推前浪、
后顾之患、
后果前因、
后生晚学、
后海先河、
后来者居上、
后手不上、
后悔莫及、
后者处上、
后拥前驱、
后福无量、
后会难期、
后台老板、
后手不接、
后不僭先、
后浪催前浪、
后悔何及、
后会无期、
后顾之虑gyjslw.com
11. 拥可以组哪些成语
拥字成语 :蜂拥而至、左拥右抱、纷纷拥拥、摊书拥百城、拥篲救火、前遮后拥、拥彗扫门、徒拥其名、拥雾翻波、拥书百城、拥兵自固、窃势拥、持衡拥璇、蜂拥蚁聚、后拥前驱、前呼后拥、拥书南面、拥政爱民、坐拥百城gyjslw.com
12. 前置前驱,后置后驱,前置后驱三者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前驱与后驱的区别前驱=拉车,前驱车的发动机普遍横置于前轮位置,采用的是前轮驱动的设计。
后驱=推车,后驱车发动机置于前部,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输至后轮,采用的是后轮驱动的设计。
前驱车优缺点,现在市场上80%的车型采用前驱驱动,排除一些高级跑车和以运动口碑著称的车型。
空间布局良好,由于发动机发动机前置,相比后驱省了传动轴,不仅生产成本较低,在相同轴距下,前驱车比后驱车拥有更良好的空间布局,在车内乘坐会有较强的舒适感受。
安全性能高同时,发动机在前,汽车重心位于汽车前轮部分,在一些特殊天气如雨天,冰雪等,在湿滑的路面上车身姿态仍然能保持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前驱车驾驶安全性能比后驱车好。
缺点
推头现象由于发动机和驱动系统集中在前部,导致车身前后重量的比例相差较大,车尾偏轻,在转弯过程中抓地力不足容易出现推头现象,操控感较欠缺。
优点
敏捷稳定
汽车前置后驱,这是很多豪华车和一些面包车追求驾驶感的驱动方式,后轮驱动使得汽车转向时操作反应的敏捷和稳定。抓地力强
同时车身车重分配比例均匀,在启动和加速时,重心会后移,汽车后轮的抓地力更强。
驾驶乐趣
后驱设计充分满足老司机的驾驶乐趣,可以做出漂移动作。
空间小、成本高
后驱车后排的部件较多,占用了乘坐空间,影响后排乘客坐车感受。且相比较前驱,后驱多了传动轴导致后驱的制造成本高。
重心前移
后驱车在驾驶过程中急刹车时,由于汽车重心前移,后轮抓地力不足的话容易发生甩尾事故。
油耗高
汽车动力从前轮经传动轴传输至后轮会损失一部分的动力,导致造成燃油消耗更高一些,所以油耗比前驱车要大。
总结:一般日常出行代步的家庭车,商务车都采用前驱设计。而后驱则是一些像宝马、奔驰等追求驾驶感的豪车所采用的,所以后驱车基本上要比前驱贵一些gyjslw.com
13. 后驱和前驱后什么本质的区别?
  世界上的豪华车几乎都是后轮驱动,中级和微型车基本都是前驱的。前驱车俯着力好,起速快,行车比较稳,利于在城市里行驶.后轮驱动起速慢,舵轮轻,利于跑长途。
  前驱车造价便宜,省油,经济实用;但容易产生转向不足,使驾驶员总要弯内推头,说白了,前驱车重量分配基本上都在前面.过弯时候明显头重脚轻,不适合做激烈的操控动作,但日常行驶是没问题的.
  后驱车的造价稍贵一点,但操控灵活,扭力大,但有着转向过度的特性.严重的时候甚至要反轮修正整车姿态,否则就会失控.后驱车由于驱动方式和造价综合考虑,一般只用在SUV,跑车,高级轿车上.其前后重量分配较前驱车要合理的多.
  国内产的 锐志、皇冠就采用后轮驱动。
  =====================================
  下面还有篇文章,较长,喜欢的话也可以看看!
  轿车究竟是前轮驱动好还是后轮驱动好?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过去,在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后轮驱动(RWD)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前轮驱动(FWD)的汽车就慢慢开始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尽管现在大多数的轿车都是前轮驱动的,但是后轮驱动的轿车也又开始被许多汽车厂家所采用。例如,尼桑将它的无限(Infiniti)G35型轿车又改回了后轮驱动,卡迪拉克在它的最新的CTS型轿车中也采用了后轮驱动。所以,到底这两种驱动系统各自具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前轮驱动系统,这也是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首先它可以降低轿车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现今许多汽车制造厂商都采用这种驱动系统的原因。前轮驱动(FWD)在制造和安装方面都比后轮驱动(RWD)便宜很多。它没有通过驾驶舱下面的驱动轴,也不用制造后桥壳,变速器和差速器被装配在一个壳体中,这样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这种前轮驱动系统还可以让设计者更方便的在汽车底部安装其他部件,比如制动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排气系统。
  减轻整车的重量是前轮驱动的另一个优点。减轻车重可以提高加速性,制动性和燃油经济性。由于前轮驱动的汽车的驱动轮承受着发动机和驱动桥的重量,可以增加驱动轮的附着力,这对于在湿滑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前轮驱动的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可以拥有大的室内空间,驾驶室内不会因为有驱动轴通过而有一个大的凸起。看看本田思域(Civic),你就会发现这种小车也可以拥有许多轿车无法比拟的后座空间,原因就是有了一个平整的底板,同时,没有了后差速器,行李箱的空间也会得到增大。
  前轮驱动的主要缺点就是使得汽车的操纵性变差。因为大多数的质量都集中在汽车的前部,汽车的后部将会变得轻一些,这样后轮的的附着力就会变小,在有冰覆盖的路面上行驶车尾就很容易发生侧滑。但是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解决,设计者在设计时会尽可能的将重量设置在汽车的后部,理想的质量分配是前后轮所承受的的质量之比为50:50,但是前轮驱动汽车很少有达到或接近这个比值的。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前轮所承受的负荷。前轮必须传递加速,转向和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轮胎的力。而轮胎拥有的附着力是有限的,当附着力一部分用来加速时,就必定会减少对其它部分的作用力。而后轮承受的这种作用力却很少,它只需要跟着前轮滚动就可以了。
  所有前轮驱动系统的缺点都是后轮驱动系统的优点。随着一部分的机械部件从汽车前部移到后部,汽车的平衡性和操作性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后轮驱动的汽车加速时,牵引力将不会由前轮发出,所以在加速转弯时,司机就会感到有更大的横向握持力,操作性能变好。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高速跑车和高性能轿车都是采用后轮驱动的原因了。
  维修费用低也是后轮驱动的一个优点,尽管由于构造和车型的不同,这种费用将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如果你的变速器出了故障,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就不需要对差速器进行维修,但是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来说也许就有这个必要了,因为这两个部件是做在一起的。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前轮驱动汽车的可靠性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维修费用的高也许已经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了。
  后轮驱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相对高的装配和制造成本,更多的故障,相对狭小的室内空间等等。现在,更多的汽车都是使用的独立后悬挂系统,这样设计师在设计时就可以将车体与差速器和传动轴靠的更近,从而可以增大室内空间。
  牵引力小一直以来都是后轮驱动汽车的一个问题所在,因为后轮所承受的负荷比较少,但是现在的电子设备使得这个有了改变。牵引力控制力系统和车身稳定电子系统可以让后轮驱动的汽车在湿滑的路面上达到和前轮驱动汽车一样的性能。改进的轮胎设计技术也可以改善后轮驱动汽车的这个缺陷。
  尽管后驱车减少了室内成员空间并增加了机械方面的复杂性,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仍然是比较喜欢后驱车。我想我可能只是喜欢汽车在转弯时的那种驾驶的感觉,但是我认识的其他的司机同志好像并不是很赞同我的说法。
  所以到底是那一种驱动方式好那?全轮驱动怎么样!?保时捷在卡雷拉(Carrera)上用的是全轮驱动,以此来提高它的整体性能,富士(Subaru)车队也已经靠全轮驱动的汽车赢得了几项世界拉力赛的冠军了。究竟那一种驱动系统好,这种争论仍在继续,只要两种系统都有人使用,我想这种争论也许就将一直持续下去。gyjslw.com
14. 二叉线索树中每个结点都有指向前驱和后继的指针对吗
二叉线索树中除了的第一个线索结点只有一个后继结点,最后一个线索结点只有前驱结点外,其他均有前驱和后继结点.这个是结构上的说法.但是事实上,在实际使用中,所有结点都拥有前驱和后继结点指针,只不过线索化过程中,把第一个线索结点的前驱结点置空,把最后一个线索结点的后继结点置空.而线索化的过程是一次遍历二叉树的过程,什么方法都行,所以第一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7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