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木”字的成语「良禽择木」
成语“良禽择木”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liáng qín zé mù成语简拼:LQZM
成语注音:ㄌ一ㄤˊ ㄑ一ㄣˊ ㄗㄜˊ ㄇㄨ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成语用法:良禽择木主谓式;作宾语;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成语造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英文翻译:A fine bird chooses a tree to nestle in.
成语“良禽择木”的扩展资料
1. “良禽择木而栖”的下一句是什么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出处
《左传》: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
《三国演义》
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第十四回:“宠曰: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意思
好的鸟选择好的树木栖息,贤德的臣子选择明主侍奉,男子为了解自己的人赴死,女子为欣赏自己的人打扮.内容来自gyjslw.com
2. 良禽择木而西.贤臣择主而持是什么意思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故事大概是:当李肃知悉董卓想让吕布来辅佐的意图之后,就找到吕布,对他为董卓做事。李肃还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意思是,好的鸟儿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落脚,有才干的人会选择明智的上司去做事。但这句话在小说里被李肃说出来,却完全变样,因为吕布和董卓都不是“贤人”和“明主”。若是站在小说的角度,这句话确实起到了说服的作用。
内容来自gyjslw.com
3. 良禽择木什么来这?什么意思?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出处和意思】 “良禽择木而栖”出自《孔子》 “还有,”贞明夫人一面为丈夫戴正头上的黑色官帽,一面又说:“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良禽择木。 贞明夫人所引的“良禽择木”是孔子在卫国时说过的话。当时卫灵公寻问孔子关于作战布阵的事情,孔子立即回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注:祭祀礼仪之类的事,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我没有学过。)” 之后,孔子便催促学生们准备离开卫国。学生们不知其故,于是孔子说道:“鸟择木,无木择鸟。” 此言后来演变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孔子认为,君子遇事之时应看清在哪才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
内容来自gyjslw.com
4. 良禽择木是什么意思?
答案是【良禽择木】【解释】:比喻贤者择主而事。【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语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内容来自gyjslw.com
5. “良禽择木而栖”的下一句是什么?
《左传·哀公十一年》,孔子因卫国政治腐败,自己得不到重用决定离开。当时卫国的当者孔文子准备出征,想听听孔子的意见,孔于说自己只懂得礼仪,不懂得打仗。并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后因而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说
内容来自gyjslw.com
6. 良禽择木而栖的下一句是什么
“良禽择木而栖”的下一句是贤臣择主而侍。
良禽择木而栖[Liáng
qín
zé
mù
ér
qī],原意是指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比喻优秀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好单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领导。成语:良禽择木,旧时比喻贤臣选择明主而事。
’良禽择木而栖”出自《孔子》贞明夫人一面为丈夫戴正头上的黑色官帽,一面又说:“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贞明夫人所引的“良禽择木”是孔子在卫国时说过的话。当时卫灵公寻问孔子关于作战布阵的事情,孔子立即回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之后,孔子便催促学生们准备离开卫国。学生们不知其故,于是孔子说道:“鸟择木,无木择鸟。”
此言后来演变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孔子认为,君子遇事之时应看清在哪才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