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于”字的成语「芝兰生于深林」

2023年06月01日成语大全95

成语“芝兰生于深林”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zhī lán shēng yú shēn lín
成语简拼:ZLSYSL
成语注音:ㄓ ㄌㄢˊ ㄕㄥ ㄩˊ ㄕㄣ ㄌ一ㄣ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六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里,不以无人而不秀;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败节。”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香草长在深山里依然芬芳。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败坏名节
成语用法:芝兰生于深林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芝兰生于深林”的扩展资料

1.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的意思?及可运用的作文素材
1.灵芝与兰花生长在幽静的森林,它们并不因为无人知晓就不散发其芬芳;有道德的人研究学问著书立说追求真理的志向和气节不会因为贫寒和苦难而有所改变。2.现在众说纷纭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个不错的作文素材哦!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中芝兰是什么意思?
《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又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1、芷和兰,两种香草:芳若芝兰;芝兰生深林。2、比喻优秀子弟:芝兰有秀;芝兰重茂。参见“芝兰玉树”。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芝兰的花语是什么,谁能告诉我呀!
“芝”和“兰”,古书上指两种香草,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如“~~之室”、“~~玉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芸。——《孔子家语·在厄》好我芳若芝兰。——《荀子·王制》譬如芝兰玉树。——《世说新语·言语》确切说来,应该是没有芝兰这样一种花的,芝和兰分别是两种香草,所以也没什么花语了。但是芝兰的代表象征意义倒是有,就是这上面的解释。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冰生在水寒于水 青出自兰胜于兰 芝兰不因人不香 文章不在请书多 是什么意思
冰生在水寒于水 ,——冰是由水凝结而成,但比水硬度高,冰寒比水厉害。青出自兰胜于兰 ,——青色的染料虽是从兰草中提炼出来,但比兰草的色度更好看。芝兰不因人不香,—— 野外的灵芝和兰草,不是因为没有人去心赏它,就不香,仍然是香的。文章不在请书多。——文章写得好,不在于要读很多的书,人的灵性也很重要。说话人意思是人要有自己的本性。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啥意思
意思: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出处:孔子及孔门弟子的《孔子家书·在厄第二十》
原文:
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
“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
“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白话译文:
孔子说:“由啊,你还不懂得啊!我来告诉你。你以为仁德的人就一定被人相信?那么伯夷、叔齐就不会被饿死在首阳山上;你以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被任用?那么王子比干就不会被剖心;你以为忠心的人必定会有好报?那么关龙逢就不会被杀;”
“你以为忠言劝谏一定会被?那么伍子胥就不会被迫自杀。遇不遇到贤明的君主,是时运的事;贤还是不贤,是才能的事。”
“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而时运不济的人多了,何止是我呢!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如何做在于自身,是生是死在于命。”
“因而晋国重耳的称霸之心,产生于曹卫;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于会稽。所以说居于下位而无所忧虑的人,是思虑不远;安身处世总想安逸的人,是志向不大,怎能知道他的终始呢?”
扩展资料
《孔子家书·在厄第二十》表达的儒家思想:
在古代文献中,从孔子咏兰为君子,到勾践种兰以明志,屈原佩兰以示节,可以看出兰花文化的发展源头。自始儒家便把兰花作为高洁、典雅,淡泊和坚贞的象征融入儒家的哲学思想,并为后世推崇而广为流传。这种以东方情趣审美背景的兰花,是最具有中国味道的。
两千多年以儒家哲学为正统的治国思想,相传至今,兰花已完成了从其形质之美向内在之美的过渡,这是从形质向精神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芝兰生於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出处:《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原文节选: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译文:如何做在于自身,是生是死在于命。因而晋国重耳的称霸之心,产生于曹卫;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于会稽。所以说居于下位而无所忧虑的人,是思虑不远;安身处世总想安逸的人,是志向不大,怎能知道他的终始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引三国魏王肃注《孔子家语》所附汉孔安国后序说:“《孔子家语》者,皆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咨访交相对问言语也。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之,名之曰《孔子家语》。”
后来“《孔子家语》乃散在人间,好事者或各以意增损其言”,安国“于是因诸公卿大夫私以人事募求其副,悉得之,乃以事类相次,撰集为四十四篇”。《通考》还引孔安国之孙孔衍奏言:武帝时,“鲁共王坏孔子故宅,得古文科斗《尚书》、《孝经》、《论语》,世人莫有能言者。
安国为改今文,读而训传其义。又撰次《孔子家语》。既毕讫,会值巫蛊事起,遂各废不行于时”。
《家语》是一部重要的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但自宋代以来,《家语》被疑为是王肃的伪作,以致埋没了《家语》在孔子及其弟子研究中的价值。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高贵妃说:孔夫子说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香……是哪一集
28,说兰花还不如韭菜那集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8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