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无”字的成语「无父无君」
成语“无父无君”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無父無君成语读音:wú fù wú jūn
成语简拼:WFWJ
成语注音:ㄨˊ ㄈㄨˋ ㄨˊ ㄐㄨㄣ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反义词:彬彬有礼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
成语用法:无父无君作宾语、定语;用于讽刺人。
成语造句:冰心《斯人独憔悴》:“率性连白鞋白帽,都穿戴起来,这便是无父无君的证据了。”
成语“无父无君”的扩展资料
1. 孟曰:杨朱利己,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是什么意思?孟子说:杨朱这个人提倡利己主义,是无视君王的表现,墨子这个人提倡兼爱,是无视父辈的表现,如果一个人不崇敬君主,孝敬父辈,就像禽兽一样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君有诤臣,不会亡国;父有诤子,不会败家 是什么意思?
原文:《旧唐书》卷七十九
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父有诤子,虽无道不陷于不义;
故云子不可不诤于父,臣不可不诤于君;
诤,即谏诤之意;诤臣即为谏诤之臣;
此上两句的意思为:
有了谏臣,即使不行正道,还是不会失去天下;
父有劝谏的儿子,那么自身就不会陷入不义之中;
·君有诤臣,不会亡国;父有诤子,不会败家:
君王有敢于劝谏的臣子,国家就不会灭亡;父亲有能劝谏的儿子,家族就不会衰败;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愚公移山》,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节选如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11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译文如下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作为父亲他痛心,作为国君他灰心,康熙为何三废三立太子?
第一个原因是政治需要,也是立胤礽为皇太子的主要原因。康熙帝在位时,历经内忧外患之苦:宫廷内部,皇子众多,一个储君的位子牵动着许多人的欲望,所以康熙帝内心极为不安,为了避免外戚的企盼,才将孤身一人的胤礽立为太子第二个原因是尽孝心。有人认为康熙“恪守懿旨”,才决定立胤礽为皇太子,如果不立太子,意味着对祖上不孝;如果不消弭内战,安抚庶民,同样意味着不孝,因此,内战、孝敬太皇太后、培养皇太子这三件表面看来互不相关的事情,在康熙帝心中搅成了一团。当时,康熙虽无时无刻不全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无父无君 是成语吗?
是的无父无君[ wú fù wú jūn ] 释义[ wú fù wú jūn ]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