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簧”字的成语「巧言如簧」
成语“巧言如簧”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qiǎo yán rú huáng成语简拼:QYRH
成语注音:ㄑ一ㄠˇ 一ㄢˊ ㄖㄨˊ ㄏㄨㄤ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巧舌如簧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成语用法:巧言如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能说会道。
成语造句: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巧言如簧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成语“巧言如簧”的扩展资料
1. 簧字怎么意思?簧
huáng
(1)(形声。从竹,黄声。本义:乐器中用以发声的薄片)
(2)同本义
[reed]
簧,笙中簧也。――《说文》
并坐鼓簧。――《诗·秦风·车邻》
调竽笙竾簧。――《礼记·月令》
愿假簧以舒忧兮。――《楚辞·忧苦》
(3)又如:簧言(簧片振鸣。比喻动听的乐声;欺人的谎言);簧口(如簧之口。多借指馋言);簧口利舌(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4)弹簧圈 [spring coil]。如:弹簧;表簧;闹钟的簧断了
(5)笙,竽 [sheng,a reed pipe wind
instrument]
簧,笙、竽皆谓之簧。――《正字通》
左执簧。――《诗·王风·扬之水》
(6)动听的语言 [sweet
words]
巧言如簧。――《诗·小雅·巧言》
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庄子·骈拇》
(7)又如:簧言(谎言);簧鼓(蛊惑;煽动);簧惑(比喻以巧言迷惑人);簧诱(用巧言诱惑欺骗)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彼何人斯,居河之麋.什么意思
意思是: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鄙。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的水草边。
出自《小雅·巧言》,原文选段: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译文:
娇柔袅娜好树木,君子自己所栽培。往来流传那谣言,心中辨别识真伪。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
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没有武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腿上生疮脚浮肿,你的勇气哪里见?诡计总有那么多,你的同伙剩几员?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一个受到谗言伤害抑郁不得志的官吏为讽刺统治者听信谗言而导致国家混乱而作的。此诗主题在于忧谗忧谤,同时揭露了谗言惑国的卑鄙行径。作者应是饱受谗言之苦,全诗写得情感异常激愤,通篇直抒胸臆,毫无遮拦。
赏析:
这两章,形同漫画,又活画出进谗者阴险、虚伪的丑陋面目。他们总是为一己之利,而置社稷、民众于不顾,处心积虑,暗使阴谋,欲置贤良之士于死地而后快。险恶的内心表现出来的却是花言巧语、卑琐温顺,在天子面前,或“蛇蛇硕言”,或“巧言如簧”。
末章具体指明进谗者为何人。因指刺对象的明晰而使诗人的情感再次走向剧烈,以至于按捺不住,直咒其“既微且尰”,可见作者对进谗者的恨之入骨。
但是小人的鼠目寸光,使他们在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往往也将自己送上了绝路。从这个角度看,作者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进谗者的丑恶,也清醒地看到了进谗者的可耻下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雅·巧言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 )( )如簧
巧舌如簧 发 音 qiǎo shé rú huáng释 义 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 处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示 例 这个商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反义词:笨口拙舌近义词:能说会道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能说会道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巧舌如簧的簧是什么意思
释 义:簧:簧片 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