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稀()()”「古稀之年」

2023年06月08日成语大全121

成语“古稀之年”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gǔ xī zhī nián
成语简拼:GXZN
成语注音:ㄍㄨˇ ㄒ一 ㄓ ㄋ一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年逾古稀
成语出处: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成语用法:古稀之年作宾语;指男性70岁。
成语造句:季羡林《八十述怀》:“一下子就到了古稀之年,不容我反思。”
英文翻译:seventy years old
成语谜语:70岁

成语“古稀之年”的扩展资料

1. “古稀之年”出自哪首古诗?
出自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曲江二首》的原文是: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的钱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其时京城虽然收复,但兵革未息,作者眼见唐朝因政治腐败而酿成的祸乱,心境十分杂乱。游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诗就极见伤春之情,诗人借写曲江景物的荒凉败坏以哀时。
作品鉴赏:
这两首诗总的特点,用我国传统的美学术语说,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韵”。所谓“含蓄”,所谓“神韵”,就是留有余地。抒情、写景,力避倾囷倒廪,而要抒写最典型最有特征性的东西,从而使读者通过已抒之情和已写之景去玩味未抒之情,想象未写之景。“一片花飞”、“风飘万点”,写景并不工细。然而“一片花飞”,最足以表现春减;“风飘万点”,也最足以表现春暮。一切与春减、春暮有关的景色,都可以从“一片花飞”、“风飘万点”中去冥观默想。比如说,从花落可以想到鸟飞,从红瘦可以想到绿肥……“穿花”一联,写景可谓工细;但工而不见刻削之痕,细也并非详尽无遗。例如只说“穿花”,不复具体地描写花,只说“点水”,不复具体地描写水,而花容、水态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景物,都宛然可想。
就抒情方面说,“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见的。但如何不得志,为何不得志,却秘而不宣,只是通过描写暮春之景抒发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现方式,也只是吃酒,只是赏花玩景,只是及时行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头尽醉归”,从“一片花飞”到“风飘万点”,已经目睹了、感受了春减、春暮的全过程,还“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真可谓乐此不疲了!然而仔细探索,就发现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2. 而立之年、古稀之年、花甲之年、不惑之年、耄耋之岁各多少岁?
1、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2、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稀:少。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翻译: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3、花甲之年:指六十岁。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翻译:手里拿着六十颗棋子,循环使用如同珠子一般。
4、不惑之年:40岁的代称。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5、耄耋之年 [ mào dié zhī nián ] 耄耋: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
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翻译:老人都可以快乐活到老,大王您的贤良圣恩惠及天下万物。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3. 古稀之年 耄耋之年 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 花甲之年 不惑之年 排序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花甲之年 古稀之年 耄耋之年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4. 60是花甲之年,70岁是古稀之年,77岁是什么?
77岁于年逾古稀。
70岁于古稀之年,60岁于花甲。60多于年过花甲,70多于年逾古稀。来自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年逾古稀发音:nián yú gǔ xī
意思:指年龄已经超过了七十岁。逾:超过古稀:指年龄到了七十岁,又称古稀之年。
成语出处:唐代·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同义词:桑榆暮景,风烛残年,年老力衰,桑榆末景,老态龙钟,日薄西山。反义词:如日方升,年富力强,春秋鼎盛,风华正茂,血气方刚。
示例:
1、贺寿慈年逾古稀,精力未衰。
2、他已年逾古稀了,看起来病歪歪的。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8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