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结尾的成语「箕山之节」
成语“箕山之节”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jī shān zhī jié成语简拼:JSZJ
成语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ㄐ一ㄝ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成语用法:箕山之节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成语造句: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汉书·鲍宣传》
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小有才气的薛方一度担任郡椽祭酒,朝廷多次想起用他,他都不愿离开。后来,王莽用豪华大车高标准去迎接薛方。薛方客气地谢绝使者说:“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
成语“箕山之节”的扩展资料
1. 李白“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为宋中丞自荐表》) 抗巢由之节 是何意思?巢由:指巢父与许由,尧时隐士。
“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抗巢由之节”是李白认为自己具有与巢父、许由一样的气节风骨。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闻君有箕山之志”中的闻是什么意思
闻:听说。箕山之志〖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 简拼:jszz 〖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据《嵩山志》载,上古高士许由,字仲武,阳城槐里人,尧的老师.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他不受尧的禅让,隐居箕山.后尧又让他做九州长,他很厌烦,便去颍水边洗耳.许由死后,葬在箕山,现在箕山上有许由冢、许由庙,尧封许由为箕山公神,在槐里村旁边,有一三人合抱粗的古槐,相传为许由亲手栽植.〖出处〗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示例〗文帝问曰:‘闻有~,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晋书·向秀传》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箕山之节指什么生肖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例句]:文帝问曰:‘闻有~,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 指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箕山之节是什么意思
读音:
shēng
shān
cǎi
zhū
释义: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出自:
《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箕山之节的介绍
【解释】: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