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朝廷()”「小朝廷」
成语“小朝廷”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iǎo cháo tíng成语简拼:XCT
成语注音:ㄒ一ㄠˇ ㄔㄠˊ ㄊ一ㄥ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三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朝廷: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指处于偏安局面、狭小范围的中央政权
成语用法:小朝廷作宾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成语造句:王朔《我是你爸爸》:“他还没有自大到想在家里建立个一主一仆的小朝廷,称孤道寡,四处横行。”
英文翻译:little court
成语“小朝廷”的扩展资料
1. 南明小朝廷为何会推选,福王的儿子朱由崧为皇帝?按照明朝继承人制度嫡长子继承,崇祯死了,按理太子朱慈烺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朱慈烺在李自成手里,崇祯的另两个亲生儿子永王和定王也在李自成手里。既然这样,那就往上追一代。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命不好,儿子生了七个,成年的只有两个——天启和崇祯没办法,再向上追一代,看看万历的后代还有谁。在万历的五位成年皇子中,有两位为李贵妃所出——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永历帝生父)。值得一提的是,万历皇帝的几个儿子除了朱常洛之外,其他的儿子不是被农民军或者满清处死(瑞王朱常浩、福王朱常洵、惠王朱常润),就是在逃难途中死于贫病交加(桂王朱常瀛),万历皇帝的嫡出血脉,还剩下桂王、惠王,还有嗣福王朱由崧。可桂王和惠王跑广西去了,短时期内也找不到,就算找到了,等他们到南京时,估计李自成都在北京立贵妃了。所以唯一合适的就是小福王朱由崧,他是神宗的嫡出后裔,又近在淮安,说话儿就能到,既方便又快捷。(摘自《听我说南明》)公益成语:gyjslw.com
2. 网络小说怎么写才能不卡文?? 古代言情小说宫廷豪宅的,可不可以不写在皇宫发生的,直接写成虚构皇宫里
哦,要想不卡文,首先要做一个详细大纲,随着随改还要看你水平另外虚构的小说类型名统一称为架空,古代言情应该是架空历史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好像有一小段很有名的话来说【陈圆圆】 是什么?
【圆圆曲(清·吴伟业) 】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娥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也就是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出处。不知道是不是说这个啊~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南明小朝廷一共有多少皇帝?
朱由崧 安宗 简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朱聿键 绍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朱聿鐭 庄宗 节皇帝 绍武(1646年)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历(1646年——1662年)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南明小朝廷为何会推选,福王的儿子朱由崧为皇帝?
按照明朝继承人制度嫡长子继承,崇祯死了,按理太子朱慈烺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朱慈烺在李自成手里,崇祯的另两个亲生儿子永王和定王也在李自成手里。既然这样,那就往上追一代。 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命不好,儿子生了七个,成年的只有两个——天启和崇祯没办法,再向上追一代,看看万历的后代还有谁。 在万历的五位成年皇子中,有两位为李贵妃所出——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永历帝生父)。值得一提的是,万历皇帝的几个儿子除了朱常洛之外,其他的儿子不是被农民军或者满清处死(瑞王朱常浩、福王朱常洵、惠王朱常润),就是在逃难途中死于贫病交加(桂王朱常瀛), 万历皇帝的嫡出血脉,还剩下桂王、惠王,还有嗣福王朱由崧。可桂王和惠王跑广西去了,短时期内也找不到,就算找到了,等他们到南京时,估计李自成都在北京立贵妃了。所以唯一合适的就是小福王朱由崧,他是神宗的嫡出后裔,又近在淮安,说话儿就能到,既方便又快捷。(摘自《听我说南明》)公益成语:gyjslw.com
6. 简介南宋朝廷亡国情景、快。急!!!!!!!!
1275年,南宋首都临安被伯颜率领的元朝大军占领,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和谢太后相继被俘。宋恭帝的两个异母兄弟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在国舅杨亮节、朝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和文天祥等人的护卫下南逃。在金华,赵昰被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晋升为卫王。1276年,刚满7岁的赵昰在福州即皇帝位,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一心想对宋朝皇室斩草除根的元军统帅伯颜对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穷追不舍。景炎三年(1278年),宋端宗死,当时军心涣散,无心恋战,当时陆秀夫在碣州(即今日香港大屿山,一说在广州)拥立赵昺做皇帝,改元“祥兴”,并逃往厓山避难。元朝命令宋朝叛将张弘范大举进攻厓山的赵昺小朝廷。事实上,当时的宋军还未到岸,一行人还在海上。宋军水师在张世杰的指挥下进行顽抗,在崖门海域里与元朝军队交战,史称“崖门战役”,这场战役关系到南宋流亡小朝廷的兴亡。结果,宋军全军覆灭。西元1279年3月19日,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便背着这位刚满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覆灭。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南明小朝廷曾在福州偏安。那当时小皇帝住在什么地方呢?
当时的地名叫福州林浦。现在是: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公益成语:gyjslw.com
8. 南明小朝廷是指?如何产生如何灭亡拜托了各位 谢谢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三首先建立。由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年号弘光。朱由崧,明神宗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六年嗣封福王。次年初,农民军扫荡北方,朱由崧流亡淮上。时南京之明残余势力议择君以定南都,然后挥师北上。曾出现拥潞王与拥福王之争,最后马士英恃势逼史可法等同意立福王朱由崧为帝。马士英等以拥戴有功,把持朝政,起用阉党余孽,贪赃枉法,与高弘图等东林余党针锋相对。清顺治二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随后,清军渡长江,克镇江。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覆灭。 [编辑本段]隆武政 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朱聿键,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熿之孙。崇祯五年嗣立唐王,九年因率兵勤王擅离南阳获罪,弘光时获释。顺治二年五月避乱经杭州,适南都已亡,郑鸿逵等迎之入闽。隆武帝继位之初,俨然想有所作为,他集廷臣议抗清战守。即位不及半月,即下诏亲征,影响颇大,同时又安抚难民,联络抗清义军,改变原来弘光朝廷联虏灭贼的错误政策方针。使得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隆武却颇不得势,其军政大都掌握在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手里,就连隆武本人也为其挟制,很快被其掣肘。三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撤兵还安平镇。福建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隆武帝出奔汀州,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灭亡。之后郑芝龙以无大用,被清廷所杀。 隆武帝本人可以说是南明诸帝中最为有能力的皇帝之一,只可惜在错误的地点选择了错误的势力,才使得他无所建树,最终隆武朝廷的复国计划称为了泡影。 [编辑本段]鲁王时期 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朱以海,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崇祯十七年二月嗣王位。鲁王政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势同水火。顺治三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马士英、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阮大铖等降清。该政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 [编辑本段]绍武政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二,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驺等于广州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鐭 为帝,改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李成栋部攻入广州,朱聿鐭 等皆死。绍武政仅存41天。 [编辑本段]永历政 顺治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明神宗之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初封永明王。为人懦弱寡断,昏庸无能。 正当南明政形势万分危急之际,大顺农民军余部出现在抗清斗争最前线,挽救了危局。自李自成死后,余部分为二支,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 1647年,郝摇旗部护卫逃来广西的桂王居柳州,并出击桂林。年底,大败清军于全州,进入湖南。次年,大顺军余部又同何腾蛟、瞿式耜的部队一起,在湖南连连取得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清江西提督金声桓、清广东提督李成栋、清广西巡抚耿献忠、清大同总兵姜镶、清延安营参将王永强、清甘州副将米喇印先后反正回归明朝,清军后方的抗清力量也发动了广泛的攻势。另外,永历帝朱由榔还门派使节前往川东石柱争取四川总兵、忠贞侯秦良玉的支持:《春晖堂笔记》写本卷中《永历杂记》有一则云:“当入滇之先,遣使往忠州加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靖川中诸贼。”。一时间,永历政名义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还包括北方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一部以及东南福建和浙江两省的沿海岛屿,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在抗清名将何腾蛟、瞿式耜、堵胤锡、郑成功等的支持下,尤其是大顺、大西农民军与之联合抗清,永历政得以生存下来,支撑台湾及中南、西南数省半壁江山,声势颇大。顺治五年春收复了湖广、湘桂部分地区。顺治九年收复广西全境。接着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16郡。 但永历政内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农民军也倍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这就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在湘潭、桂林的战役中被俘牺牲,清军重新占领湖南、广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了。不久,李过病亡,其子李来亨同其他农民军将领率部脱离南明政府,转移到巴东荆襄地区组成夔东十三家军,独立抗清。这支部队一直坚持到1664年。 郑成功势力范围示意图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接受张献忠部将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建议,定都安龙。不久,以大西军余部为主体的南明军对清军展开了全面反击。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随后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击毙清定南王孔有德,收复广西全省;然后又北上湖南取得衡州大捷,击毙清敬谨亲王尼堪,天下震动。同时,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取得叙州大捷、停溪大捷,克复川南、川东。孙可望也亲自率军在湖南取得辰州大捷。东南沿海的张煌言、郑成功等的抗清军队也乘机发动攻势,接连取得磁灶大捷、钱山大捷、小盈岭大捷、江东桥大捷、崇武海大捷、海澄大捷的一连串胜利,并接受了永历封号。一时间,永历政名义控制的区域恢复到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两省大部,广东、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二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之后,刘文秀于四川用兵失利,在保宁战役中被吴三桂侥幸取胜。而孙可望妒嫉李定国桂林、衡州大捷之大功,逼走李定国,自己统兵却在宝庆战役中失利。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也在漳州战役中失利。所以明军在四川、湖南、福建三个战场上没能扩大战果,陷入了与清军相持的局面。之后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络,于年、1654年率军两次进军广东,约定与郑会师广州,一举收复广东,但郑军屡误约期,加上瘟疫流行,导致肇庆战役和新会战役没能成功。但郑成功部队并没有闲着,1656年,郑军取得泉州湾大捷,1657年又取得护国岭大捷。 永历十年(1656年),孙可望秘谋篡位,引发了南明内部一场内讧,李定国拥永历帝至云南,次年大败孙可望,孙可望势穷降清。孙可望降清后,西南军事情报尽供清廷,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永历十二年(1658年)四月,清军主力从湖南、四川、广西三路进攻贵州。年底吴三桂攻入云南,次年正月,下昆明,进入云南,桂王狼狈西奔,进入缅甸。李定国率全军设伏于磨盘山,企图一举歼灭敌人追兵,结果因内奸泄密导致未能大获全胜,南明军精锐损失殆尽,此即磨盘山血战。 这时郑成功趁清军主力大举攻击西南之际,率领十余万大军北伐,接连取得定海关大捷、瓜州大捷、镇江大捷一系列的胜利。郑军一度兵临南京城下,并收复长江中下游四府地方,然而郑军中了清军缓兵之计,最终失败,撤回厦门。清军派大军围攻厦门,企图一举歼灭郑成功,但郑成功沉着应战,取得厦门海大捷的胜利,稳定了东南沿海局势。 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索求桂王,十二月缅甸国王将桂王交于清军,次年四月桂王与其子等被吴三桂处死于昆明。七月,李定国在勐腊得知桂王死讯,亦忧愤而死。其后退守台湾郑成功集团沿用南明永历法统直到永历三十七年十二月郑克塽降清止,郑成功政名义上一直奉朱术桂为监国,使用永历年号。 这次南明政的抵抗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编辑本段]外交 南明时期,安南、日本、琉球、吕宋、占城也曾派使者入贡。隆武元年也曾颁登基诏书予琉球,并记载于琉球《历代宝案》一书。值得一提的是,弘光帝曾以对等的礼仪派使者左懋第诏谕清朝,并称顺治帝为 清国可汗 。在诏书中,弘光帝提出四件事:要安葬崇祯帝及崇祯皇后、以山海关为界,关外土地给予清朝、每年十万岁币,并“犒金千两、银十万两、丝缎万匹、犒银三万两”、建国任便。意图令南明和清朝共存,通好议和。不过左懋第到北京被囚,使事失败。 附南明完全帝系表 1明安宗简皇帝 朱由崧 弘光 1644 —1645 应天 (监国) 潞王 朱常淓 1645 杭州 (监国) 鲁王 朱以海 1645 —1655 绍兴 舟山 (监国) 益王 朱慈炲 1645 抚州 2明绍宗 襄皇帝 朱聿键 隆武 1645 —1646 天兴 (监国) 靖江王 朱亨嘉 1645 桂林 (唐王) 朱聿鐭 绍武 1646 广州 (监国) 益阳王 朱术? 1646 龙游 3明昭宗 匡皇帝 朱由榔 永历 1646 —1662 肇庆 安龙 滇都 (淮王) 朱常清 东武 1648 南澳 (监国) 益王 朱由榛 1647 揭阳 4潮武王 朱成功(郑成功) 1661 —1662 承天 5延平文王 郑经 1662 —1681 承天 监国世子 郑克臧 1681 承天 6延平王 郑克塽 1681 —1683 承天 1.朱成功本名郑森,隆武皇帝赐名朱成功,依现有文献上所记载:朱成功在隆武元年(1645)时便被隆武帝封为“提督禁旅,以驸马、都尉礼从事”; 隆武二年(1646)晋封“忠孝伯,赐尚方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大将军印”; 永历二年(1648)晋封“威远侯”; 永历3年(1649)封为“漳国公”。永历八年(1654)封为“延平王”。到了永历十一年(1657),永历帝晋封其为潮王,但朱成功辞不敢受。又根据闽海纪要,嗣王克爽上成功谥时称之为潮武王,故成功之爵位当为延平王进封潮王,明制国姓只止一代,故其子孙因称其本姓。 2南明韩王朱本铉的定武政之存在只记载于与查继佐之《罪惟录》,关于其是否存在的争议很大,故不应该列入表中。朱容藩仅为为楚藩宗人,僭号自称天下兵马副元帅,也不列入。 3南明诸帝当以弘光,隆武,永历,郑氏三王为正统,括号内为监国等其他诸王。公益成语:gyjslw.com
9. 辣小丫宫廷版怎样加到QQ里
1、打开QQ聊天窗口;2、点击表情;3、点击大表情商城;4、选择全部表情;5、在全部表情里面往下寻找,会看到“宫廷语录”的表情包,单击即可下载。6、下载完成后,在表情里面就可以找到表情包使用。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