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节()”「忠孝节义」
成语“忠孝节义”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忠孝節義成语读音:zhōng xiào jié yì
成语简拼:ZXJY
成语注音:ㄓㄨㄥ ㄒ一ㄠˋ ㄐ一ㄝˊ 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忠孝节烈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成语用法:忠孝节义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道德准则。
成语造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成语“忠孝节义”的扩展资料
1. 什么叫忠孝节义,礼仪廉耻??忠,主要的意思是诚心尽力。主要是为别人为公共事情,与私相对。对别人不忠就是奸。对皇帝不忠就是奸臣。不守信用的人,就是奸人。
孝,主要的意思是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这个字是门用来说父母和祖先的,与血缘有关。
节,查来查去,没个准确的含义。什么志气节操什么的,越看越糊涂。我感觉,气节是骨气。为了自己的主张和尊严,不向压力屈服,不被物质诱惑。
义,主要是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简单说,就是公正的道理。
礼,主要是与人交往时尊重对方的行为规范。核心是尊重他人。当然了,里面也包含着尊重自己。
廉,本意是刚正。我们一般用来说廉洁,就是不贪污,不苟取不应该自己得到的利益。
耻,主要意思是羞愧。当想了或者做了不应该的事情时,感觉羞愧。这里包括对别人和自己。要人守道德。
这些道德规范,我们总以为是封建的东西,其实不然。如果撇开封建的因素,制和等级的因素,我们如果赋予其现代的含义,那么这些东西都是社会人必须的素质。
综合起来说,做人要做到以下几点才好,社会才要好:
守信用,爱人,对别人要尽力诚心。这是忠。
对父母要好。这是孝。但是不能无原则的顺从。
自己要有骨气,要有尊严,这是节。
要主持社会的平等和正义,这是义。
要尊重自己并且尊重别人,不仅是心里而且是行为上。这是礼。
要刚正,干净,不求意外之利,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廉。
违背了道德,错了要有羞愧心,这是耻。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共赢和分享。在考虑自己的时候,也考虑到别人与公共利益和秩序。这样社会才能竞争中有合作从而达到和谐。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忠,孝,节,义”分别是什么意思?
忠 忠诚的意思 就是对某人死心塌地的跟随 死而无憾孝 孝顺的意思 就是对长辈尊敬和爱心节 名节的意思 就是你个人在人们心中的声望。义 义气的意思 就是对兄弟或者朋友掏心窝的对待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忠孝节义中义指什么?
忠孝节义 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忠主要指臣对君的竭诚;孝指子女对父母的顺从;节主要指妻子对丈夫的服从;义具有封建道德准则的意义,这里主要指君臣之间或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之间的一种道德责任。忠孝节义明清时期开始盛行。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倡“ 忠孝节义 ”的实质,在于强化封建礼教,增强封建道德对人心的约束力,并掩盖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李树建豫剧四部曲讲述了怎样的“忠孝节义”?
“忠孝节义”四部曲可以说是李树建从艺40余年来,历经不知多少的艰辛才创作出的这个完美的成果。特别是四部曲中的《程婴救孤》,这部剧在2013年2月17日的时候,登上了美国戏剧中心百老汇舞台;在2016年10月18日登上了全球电影中心好莱坞杜比大剧院。于2020年9月20日到9月26日,“守正创新——豫剧人李树建‘忠孝节义’四部曲暨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晋京献礼演出”在国家的大剧院要精彩的上演。
《义薄云天》本剧是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和《苏武牧羊》之后的,同时也是李树建主演的“忠孝节义”四部曲的完结篇。《义薄云天》这部剧,选取了关羽一生中的重大典型的事件,剧中紧扣一个“义”字,从而也突出了一个“情”字,剧中也是热情的讴歌关羽“玉可碎不改其白,竹可焚不毁其节”的一个高贵的品质,从而更是深入的挖掘出了在关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忠义的精神和时代的价值,成功塑造出了一个义薄云天还有情有义的关羽的这个形象,关羽把兄弟情义甚至是上升到了民族大义和家国的情怀;同时,在这次剧中,李树建改掉了过去曹操的人物形象,写出的是曹操和关羽英雄惺惺相惜的一个新型的关系。可以说这部剧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关公的“忠义”精神,从而和世界文明进行对话,最终也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精髓和宏大气韵。
《苏武牧羊》这部剧中描述的是:19年以来,都没有任何返汉的希望,苏武渴了就喝点积雪,饿了的时候他就吃点草,一边还在海的北边上放羊。,在这及其恶劣的环境中,苏轼却始终的坚守自己的节操和信念,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成功的为后代树立了一座叫精神的丰碑。这部剧是将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的魂魄和现代元素、古典美学美妙的相结合到一起。
《清风亭上》可以说是对观众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部剧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从而它还揭示出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相互对立,也反映出了古代人民的一个孝德观。这部剧最终是以被雷电击死为结局,从而也表现出了古代人民严惩不孝子和恶人的一个强烈的愿望。
豫剧《程婴救孤》它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登上纽约“百老汇”大剧院的剧目,也被美国戏剧界称为是“中国歌剧”。在银幕上出现的“程婴”如泣如诉的说着16年的艰辛和冤屈时,台下的观众没有一个是不动容的。最终的结局是死后的程婴和先烈们团聚到了一起,这个结局才稍稍的给观众心灵上带来了安慰。
可以说这是汇聚了一流的主创团队,李树建用跨界的传播方式让戏曲艺术能够更好地走近了观众,从而发扬了中华“忠孝节义”优良传统美德!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三纲五常,中孝节义是什么意思
三纲五常:三纲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中华传统美德,四字美德:忠、孝、节、义 。 忠、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第十三章:忠孝之兴”: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词典 【解释】: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忠孝节悌礼义廉耻” 详细的解释?
1、孝,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就是孝敬父母,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2、悌,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3、忠,是个人对于国家的,就是忠于祖国和人民。
4、信,是人与人之间的,就是要有诚信。
5、礼,是说人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也包括礼貌)。
6、义,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
7、廉,是说人们应该廉洁奉公。
8、耻,是说人们应该知耻,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
扩展资料:
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是孔子提出。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00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创作。“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同时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后来到了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总结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古人对忠孝节义均有代表作:忠有出师表、孝有陈情表、节有正气歌,但不知义是何作。内蒙赤峰
一的话有三国演义啊,烦请您的!!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