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神”的成语「窥窃神器」
成语“窥窃神器”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窺竊神器成语读音:kuī qiè shén qì
成语简拼:KQSQ
成语注音:ㄎㄨㄟ ㄑ一ㄝˋ ㄕㄣˊ ㄑ一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篡位夺权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神器:帝位、政权。窥伺机会,窃取帝位
成语用法:窥窃神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野心。
成语造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1回:“为布告事:迩以袁氏背叛国家,窥窃神器。”
成语“窥窃神器”的扩展资料
1. 窥开头的成语 请求帮忙窥豹一斑、窥间伺隙、窥牖小儿、窥见一斑、窥窬分毫、窥涉百家、窥谷忘反、窥测方向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谁喜欢王阳明心学啊?有喜欢的朋友一起分享心得体会
1、王守仁(—)(图) 字伯安,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明朝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年)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还到过。 生平 相传,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欢喜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不料守仁提起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结庐于会稽山龙瑞宫旁之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王守仁病愈复职后,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年)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年)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年)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谥文成。 成就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洲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处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uot;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uot;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他广收门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他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 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他写的《忆龙泉山》: 我爱龙泉山,山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云山,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王守仁的游足还到奉化雪窦山,他写的《雪窦山》诗明丽、秀拔。数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息。 穷山路断独来难,过尽千溪见石坛。 高阁鸣钟僧睡起,深林元暑葛衣寒。 壑雷隐隐连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讶诸峰俱眼熟,当年曾向画图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余姚“四碑亭”,留有纪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横额:真三不朽。 王阳明记功碑 在古代,大的征战之后,胜利的一方,大都会在战地附近刻石记功。庐山也有一处这样的地方。 在秀峰境内的李璟读书台下,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处石刻:中间是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的《七佛偈》,右边是明代徐岱的诗,左边是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后人评述此碑刻云: 此山此刻同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 王守仁(公元—年),字伯安,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系浙江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家和军事家,曾任提督军务都御史。明正德十四年(公元年)6月14日,明王朝宗室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谋反,叛军十万,势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顺流而下。一路克安庆,逼南京,大有挥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势,明朝廷上下震动,惊慌失措。这时,驻守在丰城的赣南巡抚王阳明迅速赶到吉安,果断决策,调集军队,直捣叛军老巢南昌。宸濠闻讯,急忙回师救援,王阳明与叛军大战鄱阳湖,仅用了35天时间,王阳明就大败叛军,在南昌附近的生米街生擒朱宸濠。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乱几乎是在谈笑间平定了。可是,王阳明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毁谤与陷害。明武宗甚至觉得王阳明这么快就轻而易举平定了叛乱丢了自己的面子,认为像这样的战斗应由他亲自带兵南征才能显示“皇威”。宦官张忠之流又诬陷他与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阳明放了宸濠让他率军与朱宸濠再战……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连夜赶到钱塘,将宸濠交给太监,同时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武宗。这样顾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证了王阳明的身家性命。 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阳明到开先寺(即今秀峰寺),刻石记功。记功碑上称颂武宗的“皇威神武”“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在短短的碑文中,王阳明也隐隐表达了自己难言的复杂心情。 大概这次刻石记功时,开先寺一带的景色给王阳明很深的印象,他十分喜爱这个地方。这年3月,他又一次来到开先寺。徜徉林中,沉吟水畔,这清幽山水,这林涛泉石和众多的人文胜迹,使他联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坎坷人生。感慨之余,他写下了好几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烦忧。 其《又重游开先寺题壁》云: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 还有一首《龙潭夜坐》云: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诗中表达了作者多么孤独、郁愁、沉重的心情。李璟读书台下的记功碑数百年后依然清晰、醒目,读罢这篇百余字的碑文,再读读上面提到的两首诗,面对石壁,就像是面对一页深沉的历史,透过颂天子皇威的碑文,我们可以看到被掩盖的历史的真实面目。 附:《记功碑》全文: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 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从征官列于左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唐 元 宋代诗人和代表作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主要词作】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
hEgA75 - 2007-12-19 20:05 - 最佳回答者: rzyly -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人们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宋代大诗人___在《 》中’____,_...
【宋-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雪 - 2007-8-24 09:09 - 最佳回答者: jyy1210 -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高考
我国传统把大年夜称作()宋代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关于春节的诗
除夕,王安石的元日
无敌☆小冬瓜 - 2008-6-5 21:36 - 最佳回答者: xuelinfeng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北京市月季花
宋代大诗人苏辙在《所寓堂后月季再生》的诗: “何人纵千斧,害意肯留木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 宋代大诗人徐积的《长春花》这首咏月季,赞美月季的诗,从大处落笔,描写的绘声绘色,使读者诵读后赏心悦... >>2个相似问题
sunbin200129 - 2007-6-13 10:50 - 最佳回答者: 奚玥 - 娱乐休闲 > 花鸟鱼虫
表示四季的古诗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 公元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满后,离 别杭州时在西湖边写下这样的诗句。 宋朝诗人杨万...
梁恺 - 2008-11-17 20:33 - 最佳回答者: 待定 -
描写公鸡 诗句
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老鸡》:“老鸡拥肿不良行,将旦犹能效一鸣。碓下糠粞幸不乏,何妨相倚过余生。”看似... 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上云乐》),大诗人杜甫的诗句“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3个相似问题
匿名 - 2009-10-19 14:47 - 最佳回答者: snakefish911 - 文化/艺术 > 文学 > 诗歌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带窥字的成语
管窥之见
管窥之说
管中窥天
以管窥天
管中窥豹
管窥蠡测
蠡酌管窥
管间窥豹
管窥蛙见
窥窃神器
逾墙窥隙
蝇营鼠窥
坐井窥天
足不窥户
逾墙窥蠙
用管窥天
以筦窥天
邻女窥墙
略窥一斑
面面相窥
一斑窥豹
管蠡窥测
睥睨窥觎
窥涉百家
窥伺效慕
窥觎非望
杖策窥园
倚门窥户
以管窥豹
隙穴之窥
南户窥郎
窥牖小儿
窥间伺隙
坐不窥堂
牖中窥日
目不窥园
蠡测管窥
窥豹一斑
管窥筐举
帘窥壁听
窥见一斑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