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楼”的成语「空中楼阁」
成语“空中楼阁”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kōng zhōng lóu gé成语简拼:KZLG
成语注音:ㄎㄨㄥ ㄓㄨㄥ ㄌㄡˊ ㄍㄜ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虚无飘渺、海市蜃楼
反义词:脚踏实地
读音纠正:空,不能读作“kònɡ”。
错字纠正:阁,不能写作“鎗”。
成语辨析: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都可指虚无缥缈;实际不存在的事物。不同在于:空中楼阁偏重于无根据的空想;“海市蜃楼”则重在远离实际的幻想;语义比空中楼阁重。
成语出处:唐 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gyjslw.com
成语解释: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及空想。
成语用法:空中楼阁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
英文翻译:the realm of fancy
俄文翻译:воздушные зáмки
日文翻译:空中楼閣(くうちゅうろうかく)
其他翻译:<德>Luftschlǒsser<法>chǎteaux en Espagne
成语谜语:天宫;月宫;广寒宫
成语故事: 在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工匠们走了,傻财主望着房基发愣。
成语“空中楼阁”的扩展资料
1. 空中楼阁译文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土作楼。 愚人见其垒土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答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层,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译文: 只造第三层楼的故事 远古时期,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但却愚蠢透顶。他来到一个富人家作客,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宽敞高大,庄严华丽而且敞亮通风,内心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能建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于是他立刻叫来木匠,问道:“懂不懂怎样造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 木匠回答说:“他家那座楼就是我建造的。” 富人便说:“现在就请你照样为我建造一座楼!” 于是木匠就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蠢人看到他这些安排,心里怀疑,不能明白,就问他:“你这在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 蠢人说:“我不要盖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楼房。” 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底层的就能造第二层的!哪能不造第二层就能造第三层的道理!” 这蠢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得给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 一些人听说这故事,都笑话他:“希奇可笑,世界上哪有不盖下面一层就能建造到上面第二层、第三层的!” 这就像释迦牟尼佛的四辈弟子中,有的人不虔诚修持、敬重佛、法、僧三宝,懒惰懈怠,却想修得正果,因而他说:“我现在不需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果,只求修得第四阿罗汉果的最高果位。”这也同样被当时人们所耻笑,和这个蠢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
gyjslw.com
2. 空中楼阁是什么意思
【拼音】:kōng zhōng lóu gé
【解释】: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示例】: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
【近义词】:虚无飘渺、海市蜃楼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gyjslw.com
3. 空中楼阁、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辐射式的笔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主要写了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空中楼阁》是台湾当代作家,李乐薇所写。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像,但写的是实实在在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
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而陶醉;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把它称做“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
文章最后点题,写“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读到这里,我们会恍然大悟,其实作者所写的小屋是虚构的,只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居所,是作者向往的自由生活所在。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台湾文坛出现了一段真空时期。这一时期的台湾作家没有前一代的文学遗产,纵的只有中国古典文学,横的只有外国文学。而台湾社会由农业型逐渐转向工业化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发展得相当迅速,人们急功近利现象异常突出。
面对西方文化带来的影响和冲突,特别是面对物质文明程度的快速提高,目光锐利的知识分子们感到:人性一方面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得到释放,另一方面这释放了的人性又常常表现出负面效应,从而又给自身带来了新的束缚。
作者将景物人格化,赋予景物以人的动作、神态和精神,从而展示作者的志向和情趣。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如:“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山、树、屋三者互为背景,互作点缀,相生相依,组成作者心中理想的美景。山是小屋的背景,小屋的出现则“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带来“生气”和情调。树是小屋的背景,也是小屋的点缀,使小屋“含蓄而有风度”,使小屋“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显得“轻灵而自由”。gyjslw.com
4. 空中楼阁 是什么意思
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语本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后以之比喻明澈通达、虚幻的事物或空想。
gyjslw.com
5. 空中楼阁的意思
空中楼阁 [ kōng zhōng lóu gé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kōng zhōng lóu gé ]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出 处《二程全书·遗书》:“邵尧夫犹空中楼阁。”例 句制定发展规划要切合实际,万不可如~,毫无价值。
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