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身()()灭”「身名俱灭」
成语“身名俱灭”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身名俱滅成语读音:shēn míng jù miè
成语简拼:SMJM
成语注音:ㄕㄣ ㄇ一ㄥˊ ㄐㄨˋ ㄇ一ㄝ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身败名裂
反义词:身名俱泰
成语出处:晋·桓玄《与刘宰之书》:“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灭,为天下笑哉。”gyjslw.com
成语解释:谓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成语用法:身名俱灭作谓语、状语;指身败名裂。
成语造句:宋·洪迈《容斋四笔·王勃文章》:“身名俱灭,以责轻薄子。江河万古流,指四子也。”
英文翻译:body gone and reputation ruined
成语“身名俱灭”的扩展资料
1.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意思: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全文: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
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创作背景:
魏晋六朝是中国文学由质朴趋向华彩的转变阶段。丽辞与声律,在这一时期得到急剧的发展,诗人们对诗歌形式及其语言技巧的探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这,则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六朝文学又有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特别到了齐、梁宫体出现之后,诗风就更淫靡萎弱了。因此,唐代诗论家对六朝文学的接受与批判,是个极为艰巨而复杂的课题。当齐、梁余风还统治着初唐诗坛的时候,陈子昂首先提出复古的主张,李白继起,开创了唐诗的新局面。“务华去实”的风气扭转了,而一些胸无定见、以耳代目的“后生”、“尔曹”之辈却又走向“好古遗近”的另一极端,他们寻声逐影,竟要全盘否定六朝文学,并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gyjslw.com
2. 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后一句是什么
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绝前贤畏后生
杨王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
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
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
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本诗作者为杜甫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gyjslw.com
3.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诗句作谁是谁
诗圣杜甫写的绝句不多,有人说他擅长律诗,所以扬长避短。而偏爱杜甫的却说“公不屑为也”,意思是说绝句是雕虫小技,杜甫写的不多,不是不能写,是不屑而已。我也偏向后者的说法,因为在我的眼里,杜甫的绝句虽然为数不多,但大多是精品中的精品,比方说“江碧鸟逾白”那首,比方说“两个黄鹂鸣翠柳”那首,还有“锦城丝管日纷纷”那首,还有“黄四娘家花满蹊”那首等等,都足以和绝句顶尖高手王昌龄、李白一争短长。 而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六首,也是我非常喜爱和重视的。因为这六首绝句是诗圣平生文学观的写照,是关于文学诗歌的评论。 第二首是这样的: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一方面高歌赞扬了初唐四杰,另一方面又批评了那些好高骛远,夜郎自大,轻薄为文,假呻吟瞎浪漫的人们。而从现在看来,有理由相信,杜甫写这首诗时,或许把自己生前身后的名声也考虑进去了。他在另一首七绝中说: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这首绝句明里说郑虔已死,天下再没有好的上水画了;曹霸也老了,可是世人却不识货,不懂得欣赏他画的马。而这当中蕴涵着的淡淡的牢骚和感慨,和前面说到的《戏为六绝句》第二首一样。 在杜甫活着的时候,他伟大的诗歌并没有人们所重视,当时出的殷璠《河岳英灵集》,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都没有选录杜甫的诗。岂止是“人间不解重骅骝”,简直是“人间不解杜陵诗”。 但是诗人并没有过多的怨尤,他深深地知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gyjslw.com
4. 古文翻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你们(守旧文人),在历史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2、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看题诗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gyjslw.com
5. 尔曹身与名俱灭下一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的下一句: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其二作者:杜甫 (唐代)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