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的成语「纶巾羽扇」
成语“纶巾羽扇”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綸巾羽搧成语读音:guān jīn yǔ shàn
成语简拼:GJYS
成语注音:ㄍㄨㄢ ㄐ一ㄣ ㄩˇ ㄕㄢ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羽扇纶巾
成语出处:唐 吕岩《雨中花》词:“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摘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成语用法:纶巾羽扇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成语造句:曾朴《孽海花》第32回:“想不到纶巾羽扇的风流,脱不了弃甲曳兵的故事,狂奔了一夜,败退石家站。”
英文翻译:with black silk ribbon scarf and feather fan
成语“纶巾羽扇”的扩展资料
1. 论周瑜(羽扇纶巾)历史上周瑜从攻大半生,最后当了一次总指挥还中了一箭,论起来还不及吕蒙摘自gyjslw.com
2. “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周瑜,字公瑾,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人称周郎。苏轼该词主要是临赤壁怀古,而正史里赤壁之战,从头到尾都是周瑜策划和指挥的,可以说是周瑜一生最辉煌的时刻。所以“羽扇纶巾”说的正是赤壁之战的主角周瑜。摘自gyjslw.com
3. 羽扇纶巾怎么读
羽扇纶巾读音是:yǔ shàn guān jīn。
1、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
指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2、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用于描述周瑜的形象: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意思是: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的时候,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扩展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羽扇纶巾摘自gyjslw.com
4. 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作为诸葛亮的代称之际,又独出心裁地用其去指代“雄姿英发”的周瑜。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或者周瑜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争论较大。有论者认为:“‘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用的,这里当然也就不一定要讲成是诸葛亮。从‘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一气呵成,只写了一个人,就是周瑜,写他风雅闲散,谈笑自若,运筹于帷幄之中,很容易地就挫败了敌人。”此说值得商榷。
诚然不错,“羽扇纶巾”作为一种着装习俗,确实兴起于东汉,最初“并不是诸葛亮用的”。但经诸葛亮穿戴之后,就逐渐演变成诸葛亮所有了,成为后世儒将、名士隐逸仿效的对象。
拓展资料
羽扇纶巾,古代成语,中性词。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出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太平御览》卷七○二引晋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后因以’羽扇纶巾’谓大将指挥若定潇洒从容。摘自gyjslw.com
5.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什么意思
解释: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原文:《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释
⑴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⑵大江:指长江。
⑶淘:冲洗,冲刷。
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⑸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⑻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⑼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⑽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摘自gyjslw.com
6. 羽扇纶巾里的纶为什么念guan?
纶 guān[纶巾](guānjīn)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羽扇~。羽扇纶巾 【拼音】:yǔ shàn guān jīn【解释】:羽扇:羽毛扇子;纶巾:古代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出处】:南朝·梁·殷芸《小说》:“武侯与宣王泊兵,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示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近义词】:纶巾羽扇【语法】:作宾语、定语;形容态度从容摘自gyjslw.com
7. 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指周瑜、诸葛亮等符合这种形象的儒雅男子。1、古代成语,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2、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羽扇纶巾是说儒雅风度的,可以说诸葛亮、周瑜都符合这个标准。《三国演义》的影响比较大,后世就把”羽扇纶巾“作为诸葛亮的有形象了。4、在戏曲中诸葛亮不是羽扇纶巾,而是八卦道袍+羽扇,没有纶巾了。摘自gyjslw.com
8.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到底是指周瑜还是诸葛亮
这句话指的是周瑜。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句出自苏轼的《念女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文中提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处的“周郎”即是周瑜,再结合下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直到”樯橹灰飞烟灭“,这些诗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其中心形象就是当年的”公瑾“。因此这句是指的周瑜。
扩展资料: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摘自gyjslw.com
9. 羽扇纶巾的纶巾是什么意思?指的什么?出处?
纶巾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晋书.谢安传》:“[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而前。”宋陈与义《晚晴野望》诗云:“洞庭微雨后,凉气入纶巾。”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诸葛巾》:“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摘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