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锣”字的成语「敲锣放炮」

2023年06月20日成语大全101

成语“敲锣放炮”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敲鑼放炮
成语读音:qiāo luó fàng pào
成语简拼:QLFP
成语注音:ㄑ一ㄠ ㄌㄨㄛˊ ㄈㄤˋ ㄆㄠ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敲锣打鼓
成语出处:洪深《香稻米》第三幕:“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敲锣放炮的硬出头!”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谓大张旗鼓地活动。
成语用法:敲锣放炮作谓语、宾语;指造势。
成语造句:他们敲锣放炮,把气氛推向高潮

成语“敲锣放炮”的扩展资料

1. 歇后语 飞机上放炮—— 空棺材埋葬—— 十字路口敲锣—— 水壶里翻跟头—— 宰相肚里能撑船——
歇后语 飞机上放炮——空想 空棺材埋葬—— 目(墓)中无人 十字路口敲锣——四方闻名(鸣)水壶里翻跟头-- 胡(壶)闹 .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宏大量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除夕为什么放炮
传说,古时侯有一很凶恶的动物叫’年’.每当除夕的夜晚,’年’都要出来到处为非做,残害百姓.为了能平安度过’年’这一关,人们在除夕那天晚上都不敢睡觉.大家围着一堆火,吃喝闲谈,不时将竹子投入火中燃烧.竹子在火堆里发出响亮的爆裂声,吓得’年’远远地躲起来,在也不敢进村来残害百姓了.所以,现在的人们还常常把鞭炮叫’爆竹’.等到大年初一清晨,人们都庆幸自己度过了’年’关,纷纷互相道贺.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为什么过年要放炮啊,还要贴春联,挂灯笼?
1、贴春联表达美好期盼,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2、在春节燃放鞭炮是出于迷信,认为鞭炮能驱邪、避瘟,保佑家人平安吉祥。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3、过年挂灯笼是民间的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后来,炼丹家经过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99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