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以德报德”的成语故事

2023年05月18日成语故事143

“以德报德”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人问孔子用恩德去酬报怨恨自己的人是否可行?孔子说:“如果怨恨我的人,我用恩德去酬报他,那么对我有恩德的人该如何酬报呢?因此,怨恨我的人,不如用正直的道理去开导他,对我有恩德的人,才能用思想去报答他。”


如何理解以德报德
别人对你施以恩惠,你应当也以一颗感激的心情去报答人家的恩惠。不应是以德报怨,那是小人。再高尚的就是以怨报德了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翻译1
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出处:《论语·宪问篇》
所谓以直报怨,就是在对待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时,以直道而行。分析他们为什么对自己不好,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去修正自己的行为,而如果是对方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事情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就行了。
扩展资料:
孔子所提倡的“以直报怨”,是用公正的、直率的、光明磊落的方法,正确面对那些对自己不满或有抱怨的人。既不能冤冤相报,也不能姑息养奸。《礼记·檀弓上》记载了一段孔子和弟子子夏的对话。
子夏问孔子:“心里怀着杀害父母的深仇大恨,该怎么办?”孔子说:“要时刻记着这仇,磨炼自己的心智,睡在草苫上,头枕着盾牌,不去朝廷做官,与仇人不共戴天。在市集或朝堂之上遇到他,不必回家取兵器,要立即与之决斗。”
子夏又问:“那么心里怀着杀兄弟的仇要怎么办?”孔子回答:“不和仇人待在同一个国家中做官。如果奉君命出使仇人所在的国家,遇到仇人也不决斗。”子夏又问:“那么怀着杀堂兄弟的仇要怎么办?”孔子回答道:“不带头为死者报仇,如果死者家人去报仇的话,就拿起兵器跟在后面。”
在这里,孔子讲的就是“以直报怨”,如果对方冒犯自己,对自己造成严重损害,那么就不能一味忍让,忍让会让对方觉得我们好欺负,会变本加厉地欺负自己。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什么以什么德
俭以养德;以德报德。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德报德则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为:有人问:“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如何?”孔子说:“那用什么报答别人对你的好呢?应以正直回应对别人的仇恨,用恩惠报答恩惠。”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如何理解以德报德
别人对你施以恩惠,你应当也以一颗感激的心情去报答人家的恩惠。不应是以德报怨,那是小人。再高尚的就是以怨报德了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以德报德什么意思
以德报德,yǐ dé bào dé,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知恩图报,有恩报恩。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做到以德报怨很难啊。我做不到,怎么办?
【“以德报怨复”出自】:《论语制·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你以德报怨的话,用什么来报德呢?就是说,如果别人对你好,那么你就要感恩戴德,这是应该的。如果别人欺负你,拿起板砖到他身后就是一下!丫的!让你不戴帽子! 麻烦,谢谢!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什么以什么德
俭以养德;以德报德。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德报德则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为:有人问:“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如何?”孔子说:“那用什么报答别人对你的好呢?应以正直回应对别人的仇恨,用恩惠报答恩惠。”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是什么意思?
意思:”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
1、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翻译】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2、 何以报德:hé yǐ bào dé 
【翻译】德:恩惠。用什么来回报恩德。
扩展资料
【出自】: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原意为:一个学生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的,之所以出现现在的现象,可能是断章取义地曲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以德报德”扩展: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读音:yǐ dé bào yu
繁体成语:以惪報惪
成语注音:一ˇ ㄉㄜˊ ㄅㄠˋ ˙ㄩ
近义词:知恩图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用法:以德报德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知恩图报。
造句:九公才说恐女儿国将舅兄留下,日后倘有此事,我们就去救你出来,也算“以德报德”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
成语解释: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反义词:恩将仇报
成语简拼:YDBY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6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