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束装盗金”的成语故事
“束装盗金”的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郎官隽不疑侍奉汉文帝,他的同事请假回家,误把同宿舍的另一个的金钱带回家了。那个同事认为是隽不疑拿了。隽不疑知道不能分辩就拿自己的金子给丢金的人。后来误拿金子的人回来了,把金子还给丢金人,丢金人十分惭愧束装盗金,束装盗金成语故事
束装盗金,意思就是,比喻无端见疑。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盗的成语有哪些
『包含有“盗”字的成语』“盗”字开头的成语:(共11则) [d] 盗铃掩耳 盗名暗世 盗名欺世 盗嫂受金 盗食致饱 盗玉窃钩 盗亦有道 盗怨主人 盗钟掩耳 盗憎主人 盗跖之物 第二个字是“盗”的成语:(共7则) [g] 狗盗鸡鸣 狗盗鸡啼 狗盗鼠窃 [h] 诲盗诲淫 [n] 男盗女娼 [s] 鼠盗狗窃 [y] 揖盗开门 第三个字是“盗”的成语:(共11则) [b] 不饮盗泉 [e] 阿世盗名 [h] 惑世盗名 潢池盗弄 [q] 欺世盗名 [s] 塞耳盗钟 束装盗金 [t] 偷鸡盗狗 [w]无兄盗嫂 [y] 掩耳盗铃 掩耳盗钟 “盗”字结尾的成语:(共22则) [c] 穿窬之盗 [h] 狐鸣狗盗 诲淫诲盗 [j]监临自盗 鸡鸣狗盗 监守自盗 江洋大盗 监主自盗 [k] 开门延盗 开门揖盗 [l] 绿林大盗 绿林强盗 [m] 谩藏诲盗 慢藏诲盗 漫藏诲盗 [q] 犬吠之盗 [s] 鼠窜狗盗 鼠窃狗盗 鼠偷狗盗 [w] 诬良为盗 [y] 迎门请盗 [z]主守自盗 “盗”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无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装的成语有哪些
奇装异服 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乔装打扮 乔装:改变服装、面貌;打扮:指化装。指进行伪装,隐藏身份。 轻装上阵 原指战士穿着轻装作战,现在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束装就道 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整装待发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装疯卖傻 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 装聋作哑 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装模作样 样:模样、姿态。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装腔作势 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装怯作勇 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样子。 装傻充愣 假装傻头傻脑的样子。 装神弄鬼 比喻玩弄手段蒙骗人。 不懂装懂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关于装的四字成语
『包含有“装”字的成语』“装”字开头的成语:(共13则) [z] 装点门面 装疯卖傻 装疯作傻 装潢门面 装聋卖傻 装聋作哑 装模作样 装腔作势 装腔作态 装怯作勇 装傻充愣 装神弄鬼 装妖作怪 第二个字是“装”的成语:(共12则) [f] 粉装玉琢 [h] 红装素裹 [n] 浓装艳抹 [q] 乔装打扮 乔装改扮 轻装简从 轻装上阵 奇装异服 [s] 束装盗金 束装就道 [x]西装革履 [z] 整装待发 第三个字是“装”的成语:(共3则) [b] 不懂装懂 [j] 旧瓶装新酒 [s] 饰怪装奇 “装”字结尾的成语:(共2则) [c] 车载船装 [f]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束装盗金 文言文
“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束装盗金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整理服装,偷取财物。后形容无端受怀疑。【出处】汉·班固《汉书·直不疑传》。直不疑是西汉时孝文皇帝的一个郎官,平常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看门,充任车骑,有一个老郎官解甲归田收拾行装时,把同住一起的小伙子的银两误装进自己的行包,却浑然不知,告辞众人上路了。没过一会儿,小伙子发现银两不见了,翻箱倒柜,也没找到。小伙子号陶大哭起来,这可是他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家人全指望他的收入过日子呢。小伙子悲悲戚戚的,引来不少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忽然低一阵高一阵的鼾声传来,众人循着声音一看,原来是同舍的直不疑在呼呼大睡。同事丢了银两,他不闻不问,好像没事人一样,居然睡得挺香!大家仔细想想,同屋只有三个人,老郎官为人忠厚,而直不疑平时行动诡秘,不是他拿了银两,还有谁呢?小伙子也在怀疑直不疑,情急之下,上前猛推直不疑,将其推醒并要求直不疑道:“你拿了我的银两,那是我的求婚钱,你快还给我!”直不疑不知道乱哄哄的出了什么事,揉揉惺松的睡眼,连说:“哦,是的,是的,对不起,对不起。”在众人鄙视的目光下,直不疑用东西到集市上换了银两,如数还给他,大家这才散了伙。过了几天,老郎官回来了,他摸出一包东西,递给小伙子,满脸羞色,原来,他回到家打开行囊,发现多了一包银两,才知道自己老眼昏花,误拿了别人的东西,又匆匆赶回来把银两还给他。这下,小伙子恍然大悟,直不疑根本没拿他的东西,是自己冤枉了他,于是十分惭愧地请求直不疑原谅。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束装盗金”扩展:
造句:南朝·宋·颜延之《庭诰》:“动容窃斧,束装盗金,又何足论也。”成语出处:《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简拼:SZDJ
成语解释:《汉书 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成语注音:ㄕㄨˋ ㄓㄨㄤ ㄉㄠˋ ㄐ一ㄣ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束装盗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读音:shù zhuāng dào jīn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