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字的成语「刳胎焚夭」
成语“刳胎焚夭”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kū tāi fén yāo成语简拼:KTFY
成语注音:ㄎㄨ ㄊㄞ ㄈㄣˊ 一ㄠ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刳胎杀夭
成语出处:《尸子·明堂》:“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则凤凰不至焉;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矣。”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剖挖母胎,残害幼体。谓凶残不义。
成语用法:刳胎焚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残暴的人。
成语造句:臣闻之,有巢毁卵,而凤凰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战国策·赵策四》
成语“刳胎焚夭”的扩展资料
1. 带夭的成悟有逃之夭夭、夭桃秾李、刳胎焚夭、柳夭桃艳、刳胎杀夭等。
1、逃之夭夭
逃之夭夭,拼音是táo zhī yāo yāo,意思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意思是: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2、夭桃秾李
夭桃秾李,读作yāo táo nóng lǐ,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出自《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意思是:怎么如此地浓艳漂亮?像桃李花开一样芬芳。
3、刳胎焚夭
刳胎焚夭,读作kū tāi fén yāo,剖挖母胎,残害幼体。指凶残不义。出自 《尸子·明堂》“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矣。”
意思是:要是把麒麟的杀了取它肚子里的幼体,那么麒麟就再也不会来这里了。
4、柳夭桃艳
柳夭桃艳,读作liǔ yāo táo yàn ,形容女子貌美。出自唐·阎选《虞美人》:“柳夭桃艳不胜春。”
意思是:美人脸蛋身材之美不逊色于春天的美景。
5、刳胎杀夭
刳胎杀夭,读作kū tāi shā yāo ,指凶残不义。同“刳胎焚夭”。
出自 《尸子·明堂》“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矣。”
意思是:要是把麒麟的杀了取它肚子里的幼体,那么麒麟就再也不会来这里了。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刳胎杀夭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刳胎杀夭
kū tāi shā yāo
【解释】指凶残不义。同“刳胎焚夭”。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近义词】刳胎焚夭
【例句】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刳胎杀夭,麒麟不游,覆巢毁卵,凤凰不翔。”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焚可以组什么词语
心急如焚 焚膏继晷 焚琴煮鹤 焚书坑儒 焚烧 玩火自焚 涸泽而渔,焚林而... 玉石俱焚 焚山烈泽 煮鹤焚琴 焚毁 焚风 焚化 焚薮而田 忧心如焚 焚林而田,竭泽而... 焚券 焚香 象齿焚身 焚顶 未焚徙薪 芝焚蕙叹 煮粥焚须 兰艾同焚 芝残蕙焚 焚钱烈楮 焚林而猎 焚和 焚林 救焚投薪 焚膏 救焚拯溺 自焚 焚修 焚符破玺 焚舟破釜 继晷焚膏 焚琴鬻鹤 五内如焚 焚如 椒焚桂折 撮土焚香 焚巢荡穴 焚骨扬灰 焚林而田 焚炀 焚舟 心焦如焚 焚帛 焚掷 济河焚舟 竭泽焚薮 焚掠 焚溺 焚裘 焚尸扬灰 焚污 焚香礼拜 焚芝 刳胎焚夭 捻土焚香 塞井焚舍 烧焚 芝艾俱焚 芝焚 焚笔 焚草 焚祷 焚典坑儒 焚谷 焚黄 焚靡 焚书 焚诵 兰焚 心如火焚 巢焚原燎 焚轨 焚荐 焚劫 12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胎字打头的成语
胎死腹中: 比喻一件事情还在筹备阶段就夭折珠胎暗结: 雪胎梅骨: 比喻高洁。脱骨换胎: 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浊骨凡胎: 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胎死腹中: 比喻一件事情还在筹备阶段就夭折肉眼凡胎: 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胎:指凡人的身体。指尘世平常的人。孽根祸胎: 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老蚌珠胎: 指老妇人得子。龙肝豹胎: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刳胎焚夭: 剖挖母胎,残害幼体。指凶残不义。刳胎杀夭: 指凶残不义。同“刳胎焚夭”。换骨夺胎: 比喻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怀着鬼胎: 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换骨脱胎: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凡胎浊骨: 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凡胎肉眼: 凡人的只能看见尘俗世界的眼睛。凡胎浊体: 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同“凡胎浊骨”。饿鬼投胎: 比喻大量吃东西而不劳动,造成对父母的拖累抽胎换骨: 犹言脱胎换骨。心怀鬼胎: 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脱胎换骨: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夺胎换骨: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