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隘”「斩关夺隘」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斩关夺隘”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长征的起因、经过、时间、地点、结果、陈胜的事迹?、斩关夺隘的同义词、闯关夺隘是什么意思、长征的起因、等
目录索引:
1:成语“斩关夺隘”的词条资料
2:长征的起因、经过、时间、地点、结果
3:陈胜的事迹?
4:斩关夺隘的同义词
5:闯关夺隘是什么意思
6:长征的起因
成语“斩关夺隘”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zhǎn guān duó ài
成语简拼:ZGDA
成语注音:ㄓㄢˇ ㄍㄨㄢ ㄉㄨㄛˊ ㄞ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出处: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成语用法:斩关夺隘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成语造句:[红三军]一路上克服了……严重困难,跋山涉水,斩关夺隘,粉碎了敌人的前堵后追,消灭许多敌人。许光达等《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的武装斗争》
成语“斩关夺隘”的扩展资料
1. 长征的起因、经过、时间、地点、结果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www.gyjslw.com
2. 陈胜的事迹?
1、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时给人当雇工,当时正值秦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
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以后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块吃苦受累的穷兄弟”。 大伙听了都觉得好笑:“咱们卖力气给人家种田,哪儿来的富贵?”陈胜不免有所感慨,叹息道:“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起义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把900名戎卒召集在一起,大声说道:“我们在这里遇上了大雨,已不能按期抵达渔阳了,而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斩关夺隘的同义词
【成语】: 斩关夺隘【拼音】: zhǎn guān ó ài【解释】: 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争》【拼音代码】: zgda【近义词】:斩将夺旗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闯关夺隘是什么意思
闯关夺隘的意思是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
寓意: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出处: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扩展资料
形容闯关夺隘的成语:
一、势不可挡
释义: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八:“那是势不可挡,无坚不摧的。”
二、势如破竹
释义: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长征的起因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