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絫足”的成语「胁肩絫足」

2023年06月07日成语大全87

成语“胁肩絫足”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ié jiān lèi zú
成语简拼:XJLZ
成语注音:ㄒ一ㄝˊ ㄐ一ㄢ ㄌㄟˋ ㄗㄨ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解释:同“胁肩累足”。

成语“胁肩絫足”的扩展资料

1. 恐惧什么什么成语
形容恐惧的成语有
毛骨悚然、
胆战心惊、
战战兢兢、
惶恐不安、
不寒而栗、
寒心酸鼻、
心有余悸、
大惊失色、
魂飞魄散、
惊弓之鸟、
望而生畏、
惴惴不安、
骨寒毛竖、
担惊受怕、
诚惶诚恐、
惊恐万状、
怛然失色、
汗流浃背、
谈虎色变、
恐慌万状、
骇人听闻、
汗不敢出、
栗栗危惧、
张口结舌、
捻神捻鬼、
噤若寒蝉、
寒毛卓竖、
胆颤心惊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含胁的成语有哪些
胁肩谄笑、胁不沾席、威胁利诱、胁肩低眉、利诱威胁、胁从罔治、股战胁息、语出月胁、胁肩累足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含肩足的成语有哪些
含肩足的成语:
挨肩并足
【拼音】:āi jiān bìng zú
【解释】:形容人群拥挤。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山中远近人家,都晓得高家新女婿才貌双全,竞来观看,挨肩并足,如看神会故事的一般热闹。”
【示例】:操场上,同志们~地坐在一起看电影。
【近义词】:挨肩擦背、挨肩叠背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拥挤
胁肩累足
【拼音】:xié jiān lěi zú
【解释】:胁肩:耸起肩膀;累足:并着双脚。缩着肩膀,重迭着脚(不敢正立)。形容恐惧的样子。
【出处】:《史记·吴王濞传》:“尝患见疑,无以自白。今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
【示例】:~,犹惧不见释。 ★《资治通鉴·汉纪·景帝三年》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恐惧
履足差肩
【拼音】:lǚ zú cī jiān
【解释】: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岂复得与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欢,履足差肩,摛绮縠之清文,谈希微之道德。”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
骈肩累足
【拼音】:pián jiān lěi zú
【解释】: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足:足迹。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近义词】:骈肩累踵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拥挤
胁肩絫足
【拼音】:xié jiān lèi zú
【解释】:形容恐惧的样子。同“胁肩累足”。
胝肩茧足
【拼音】:zhī jiān jiǎn zú
【解释】:指艰辛劳作。
【出处】:明宋濂《瞿员外墓志铭》:“凡负贩者必多给其直,家人怪问其故,府君曰:‘彼人胝肩茧足以求升合利,吾忍与之较耶?”
【语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求xie这个字的所有成语,文字写法不限,读音对就行
xiē:1.一些半些:形容极少。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2.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3.雨歇云收 (yǔ xiē yún shōu) :比喻男女离散。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待天长地久。”4.钟漏并歇 (zhōng lòu bìng xiē) :比喻年老衰残。 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 5.抽丁拔楔(chōu dīng bá xiē):比喻解决疑难。丁,“钉”的古字。6.蝎蝎螫螫(xiē xiē zhē zhē):形容人婆婆妈妈,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怜惜。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晴雯忙回身进来,笑道:‘那里就吓死他了?偏惯会这么蝎蝎螫螫老婆子的样儿。’”7.撩蜂剔蝎(liáo fēng tì xiē):比喻招惹恶人,自讨苦吃。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做主,恶了西门庆,却不是去撩蜂剔蝎?”8.蛇蝎心肠(shé xiē xīn cháng):形容心肠狠毒。出自: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9.“协”:协心同力 见“协心戮力”。 协心戮力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协私罔上 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 协力齐心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同心协济 见“同心共济”。 同心协德 同“同心同德”。 同力协契 犹言同心协力。 同德协力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君子协定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辑志协力 指同心合力。 协力同心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协力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齐心协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10.陈善闭邪(chén shàn bì xié):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出处: 《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11. 除邪惩恶(chú xié chéng è):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12. 黜邪崇正(chù xié chóng zhèng ):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13.纯正无邪(chún zhèng wú xié ):邪不正当。纯洁真挚,没有一点邪念。 14.党邪丑正(dǎng xié chǒu zhèng ):也同“党邪陷正”。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15.返邪归正,同“改邪归正”。16.放辟邪侈(fàng pì xié chǐ ):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17.愤世疾邪(fèn shì jí xié )同愤世嫉俗。 18. 扶正黜邪(fú zhèng chù xié )释义: 扶助正道,除去邪恶。 19. 扶正祛邪(fú zhèng qū xié )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20. 革邪反正(gé xié fǎn zhèng )释义: 革除错误,回到正道上。 21.乖僻邪谬(guāi pì xié miù ):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 22.归邪转曜(guī xié zhuǎn yào ): 曜,光明。改除邪恶归依正道。亦作归邪反正。23. 目不邪视(mù bù xié shì )释义: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24.旁门邪道(páng mén xié dào )释义: 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同旁门左道。25. 歪风邪气(wāi fēng xié qì ):指不良的作风和风气。 26. 歪心邪意(wāi xīn xié yì ):指心术不正。 27. 闲邪存诚( xián xié cún chéng ):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28.邪不胜正(xié bù shèng zhèng ):同“邪不犯正”“邪不干正”、“邪不敌正”、“邪不伐正”、“邪不压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29.邪门歪道(xié mén wāi dào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30. 邪魔外祟(xié mó wai suì ):指邪恶的鬼怪。31. 异端邪说(yì ān xié shuō):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32. 淫辞邪说(yín cí xié shuō ):夸大失实的言论,荒谬的学说。 33.正直无邪(zhèng zhí wú xié ):公正而无私心。 34.胁肩谄笑(xié jiān chǎn xiào):耸起双肩;做出谄媚的笑容。形容巴结奉承别人的丑态。[语出] 《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35.语出月胁(yǔ chū yuè xié):出语惊人,非同寻常。【出处】:唐·皇甫湜《〈顾况集〉序》:“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反义词】:语不惊人36.胁肩絫足(xié jiān lèi zú):形容恐惧的样子。同“胁肩累足”。 37.倚官挟势:倚仗官府的势。 38.挟细拿粗: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39.挟势弄:倚仗势力,玩弄术。 40.挟山超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41.拿粗挟细:比喻惹事生非;挑剔冒犯42.白头偕老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43.百年偕老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44.偕生之疾 偕生:与生俱来。先天性的疾病。 45.与时偕行:变通趋时。46.河斜月落(hé xié yuè luò):表示夜将尽。同“河倾月落”。出自: 清·洪升《长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转参横,不免回去罢。”47.亦庄亦谐(yì zhuāng yì xié ):形容既严肃又风趣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我要四字成语。
四字成语有: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彩缤纷 六六大顺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百里挑一 干锤百炼 成干上万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含肩足的成语有哪些
含肩足的成语有哪些 :挨肩并足、履足差肩、胁肩累足、胝肩茧足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关于自…自……的成语
自言自语、
自由自在、
自作自受、
自暴自弃、
自轻自贱、
自生自灭、
自吹自擂、
自私自利、
自怨自艾、
自卖自夸、
自高自大、
自业自得、
自觉自愿、
自给自足、
自僝自僽、
自媒自炫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86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