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皇()”「老皇历」

2023年11月04日成语大全88

成语“老皇历”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老皇歷
成语读音:lǎo huáng lì
成语简拼:LHL
成语注音:ㄌㄠˇ ㄏㄨㄤˊ ㄌ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三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老黄历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6章:“既然社会的变化已经成为铁的事实,那么聪敏人就不应该再抱着一本老皇历念到头。”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比喻过时的老规矩
成语用法:老皇历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造句:我们不能再照老皇历办事了
英文翻译:ancient history
其他翻译:<法>histoire ancience

成语“老皇历”的扩展资料

1. 黄历还是皇历?
“黄历”和“皇历”都是我国古时使用的历书,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黄历”,即黄帝历。考古发现,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历法,三千多年 前就已经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我国古代使用的历法有皇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六种,其中以传说是由轩辕黄帝创建的“黄历”最为古老。正如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歌登封章》所言:“炎图丧宝,黄历开睿。”由于古时我国使用“黄历”的区域广阔,影响很深,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之为“黄历”。不过,民间在使用“黄历”的过程中,给其添加了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故“黄历”的迷信色彩很浓。 而“皇历”则于“官方”历书。历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的颁制。从唐朝起,各代王朝开始对历法实行严格的管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王下令编制了我国第一本雕印刷的历书《宣明历》。《宣明历》对日月、时辰和节令有着详细的记载。当时,为了防止民间滥印历书,唐文宗下令今后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官方印刷。从此,历书就被称作了“皇历”。 关于“皇历”一词的来历,还有说,与宋朝太宗皇帝有关。说每当年末岁尾,宋太宗都要给文武官员、皇族贵戚各送一本历书。这本历书里刻有农历的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普通知识等。因为历书是皇帝所送,故此叫“皇历”。得到皇帝赠送的历书当然是一种极大的荣耀,为许多人所期盼。受其影响,民间百姓渐渐就把历书一概称之为“皇历”了。 “皇历”所记的历法,一般是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如果拿去年的“皇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就一定是错误的,因此人们常用“老皇历”来形容那些因循守旧、不合时宜的思想意识。 “皇历”和“黄历”都是旧历书,读音又相同,人们在提及时往往容易混淆,我们还是把它们分清为好。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万年老黄历是什么意思
额、、、意思大概就是:这件事情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了,过去了的,要被大家忘记了的,过时了的消息,然后你又旧事重提。然后人家就说这都是万年老黄历了,提这个有啥意思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皇历里面“忌”栏中有时写“诸事不宜”是什么意思?
日历上的“诸事不宜”有几种情况:
1、当日的地支与当年的地支相冲~叫“岁破”;
2、当日的地支与当月的地支相冲~叫“月破”;
3、24节气中的“四立”日~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叫“四绝日”;
4、24节气中的“二分”、“二至”日~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日~叫“四离”日。
所谓“诸事不宜”是指不宜办大事。如结婚、开张、出行(出远门)、奠基、入新居等等,并不是指日常生活上的正常事情!
扩展资料
截止2019年,现存最早的一本使用北宋年号的历日,乃敦煌所出的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残历钞本(编号为S612),此历除一般历日中常见的年神方位图外,前更列有《国忌》、《今年新添校太岁并十二年神真形各注吉凶图》、《推杂种莳法》、《周公八天水行图》、《九曜歌咏法》、《推小运知男女灾厄吉凶法》、《六十相宫宿法》等较不常见的图表或歌诀。
北宋司天监在采用雕印制历日之初,均是交由侯姓之民发售,但或因价钱较贵,以致中国民间私印有所谓的小历者,每本只索价一、二钱。神宗熙宁四年(1071),施行新法的王安石为扩增财源,严禁私自印售小历,并由官府印制大历,以每本数百钱的高价发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事不宜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老黄历的意思
人:复古 学府深 贬义:顽固 不开化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哪个黄历最权威?
老皇历通胜是夏历,汉典是汉历,夏历更准。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80674.html